我在拔萃收到三封最寶貴的書信

──《拔萃十二年的日子》自序

2000年3月收到通知,可以在千禧年出任母校校長了。中學畢業,33年後,可返回母校服務,心裏感到踏實,高興。先後收到兩封信,一封是老校長Mr S. J. Lowcock,另一封是校董會主席張奧偉爵士。

寫《拔萃十二年的日子》,想起馮以浤老師,想找他寫序。後來想到, 由他寫前幾任校長, 從Mr. Goodban到Cannon George She,然後再寫我們都認識的Mr. S. J.Lowcock,不更好麼。

馮老師起初只寫了Mr. Goodban、Cannon George She,說他們兩位才是他就讀男拔時的校長,到了Mr. Lowcock,他已回來當老師了。

不過,馮老師寫過兩位他敬重的校長後,意猶未盡,又寫了Mr. Lowcock。馮老師書寫〈三位好校長:我在拔萃男書院的體驗〉,讓我想到:到學校唸書的中學生,都有他們的流金歲月,遇到好校長,好老師,一生受用。

找來校園建築師Thomas Chow(周德年)。Thomas為學校設計的建築,從小學校舍到中學SIP、宿舍、玻璃廳、運動館,Chapel、IB Complex、音樂廳,俱見心思。現把他的設計展示出來,可見他這些年為學校做了不少任勞任怨工作。拔萃有見得人的新面貌,Thomas 功不可沒。

為《拔萃十二年的日子》插圖的劉見之,第一次見他,他仍在唸幼稚園高班,現在已是中學生了。他的觸覺敏銳,捕捉校園景象,很見神韻。這本書不用攝影,只用Thomas的設計,見之的素描,該更為恰當。

張灼祥早前舉行書展新書發布會。(天地圖書Facebook)
張灼祥早前舉行書展新書發布會。(天地圖書Facebook)

希望我切實為母校做點事

2000年3月收到通知,可以在千禧年出任母校校長了。中學畢業,33年後,可返回母校服務,心裏感到踏實,高興。先後收到兩封信,一封是老校長Mr. S. J. Lowcock,另一封是校董會主席Sir Oswald Cheung(張奧偉爵士)。

兩位都是仍愛寫信的紳士,向我道賀,也希望我可以切切實實的為母校做點事。Mr. S. J. Lowcock 其後有幾趟返回母校,一次是出席早會,向同學勉勵幾句。

另一次是回來與舊生出席他的「命名」儀式,學校原有六個社House,都是以過往校長命名的,有舊生覺得Mr. Lowcock 對學校貢獻良多,該以他的名,成立一個新的House。心想事成,他們遂都回來與老校拍照留念。

Sir Oswald Cheung促使中學增設「附屬小學」,同意學校轉直資。有時開會,他會問我某個字該怎樣用。其實他胸有成竹,不過是引證他的想法而已。

有一趟會議過後,他請我去吃法國餐。那天阿Sir(我們都愛這樣稱呼他)興致很好,說他當過代理校長(那是Mr. Goodban 在二次大戰後,返回英國休養),阿Sir說:「晚上保安,是由學校童軍(宿生)去做的呢。」

那是唯一一次與阿Sir一起吃午餐,其他時候見面,都是與公事有關。最後一趟見阿Sir,是晚上會議結束後,大家都趕着離去,我與阿Sir坐下樓,阿Sir手持拐杖,行動有點緩慢,我說等他上了的士才走,阿Sir說不用陪他了,着我先行離開。走到街角,回頭看,阿Sir仍站在行人道上,雖是孤獨一人,卻悠然自得,在等車呢。

第三封信是讀中六時班主任Rev. Ellis 寫給我的。學校140周年慶典,想邀請Rev. Ellis 回來出席盛會。Rev. Ellis 回信,說年過八十,不想舟車勞頓了。又說很高興知道我當上母校校長,希望有機會再見。

該是過了寫信年代,公函書信不算,與認識的人通信,不多見了。

長輩寫給我的信,12年來,只有這三封。

新書介紹

書名:《拔萃十二年的日子》

作者:張灼祥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張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