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走了。和很多人一樣,金庸小說陪伴了我很多個夜晚。我卻絕對稱不上是金庸迷,更不是金庸專家,事關我最喜歡的那套《鹿鼎記》,也只是看了不到20次,要分析金庸對文學的貢獻是班門弄斧了。
作為讀者,我感興趣的問題是:還會有下一個金庸嗎?有人認為他也許只是剛好出現在一個武俠小說的高峰期,時勢將他打造成英雄。
亦有人說金庸的作品內涵要比同期小說來得豐富,查大俠的成功反映着的是英雄造時勢。
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我沒有答案。金庸的歷史根柢和文字功力不容置疑,同時他埋首寫作的年代(1950至1970年代)亦是一個文字有價的年代。起碼貧苦大眾還願意付錢買報紙買書。當時爬格子雖然不會令你變成首富,但住洋樓養番狗還是綽綽有餘的吧。
早前過身的劉以鬯先生在世時便曾透露自己「無捱過窮」,更以稿費買了太古城的樓花。金庸呢?在九十年代,他曾在香港富豪榜中排第64位,是文人致富的典型例子。
現世代文字不再有價
今天又如何?各位搭車返工就知道,報紙要不是免費派發,就是可以上網免費任看,看書的人就更加少之有少。據聞專欄作家每隻字的價錢多年來都沒有增加,不少新平台更標榜零稿費。現世代文字不再有價,有傳媒人指香港根本沒有培植下一位金庸的文化土壤。
文化沙漠能否培養出下一個金庸?我認為文字本身不直接賣錢不代表好作家不會出現。歌曲現在也不值錢吧?陳奕迅可能是香港最後一位天皇巨星。
但環顧世界,即使互聯網和盜版改變了大家的聽歌習慣,現在每首歌的收入大不如前,但研究卻發現近年的歌曲無論在數量和素質方面都沒有因此而下降。部分原因是歌星找到間接的收入渠道(例如演唱會),另一方面,是因為歌星現在都面向更大的全球市場而不只是規模較小的本土市場。
沒有作過深入研究,我不敢說今天的文學作品在數量和素質方面可以和幾十年前相提並論。我簡單的觀察是現在的作家,不論是本土還是國外的,即使賣書的版稅收入大不如前,但他們會有不少受歡迎的作品被拍成電影,並透過這途徑進軍內地以至全球市場。
當然,這些間接收入比當年的版稅可能還是微不足道,但作家要靠寫作維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問題是,收入只足以維生對一個作家來說是否足夠?不要忘記莎士比亞寫作的年代,版權制度還未出現。即使今天的版稅只有當年的十分之一,查大俠還是會寫《鹿鼎記》的吧!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