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上周有3條關於颱風的口頭質詢問題,但媒體沒有特別關注──《明報》在10月25日的報道篇幅算是比較多的了(見A7版)──然而我覺得相關議題有「發揮」的餘地!
3條提問分別是何啟明議員提出的「加強僱員在颱風及暴雨期間及之後工作的安全和權利」、郭偉強議員提出的「預防低窪地區在颱風來襲期間受水浸衝擊」,及葛珮帆議員提出的「防風規劃及風後措施」。3個問題都由建制派議員提出,是否泛民對這個議題不感興趣或並不關心?
強颱襲港或成常態 政府似無應對規劃
但其實極端天氣對香港的影響已不限於某幾個水浸黑點,它對於民生的影響非常廣泛,除了颱風來襲造成的即時破壞,災後的重建修復、沿海地區的安全問題、高樓大廈抵禦超級颱風的能力是否足夠,都跟香港人的生命財產息息相關。連續兩年,香港都受到超強颱風襲擊,這種現象將可能成為常態而非幾十年一遇。對此,政府看來仍沒有一套長遠應對規劃。
上周官員回答議員提出的質詢,提供了很多數據,例如窗戶損毁數目、停電停水的鄉村有多少、哪幾個區有水浸報告、塌樹有多少宗……都是一筆流水帳。但這些數字背後,到底有多少市民受影響?帶來的經濟損失有多少?對受災地區的市民日常生活造成什麼因擾?政府官員提供的答案都沒有觸及。這絕不是以民為本的態度,只是官僚辦事方式把關乎香港人生命安全的大事化為一堆堆數字,敷衍了事!
舉一實例,「山竹」襲港時小西灣運動場因海水倒灌變成一個小水塘,運動場的設備幾乎全部報銷,估計維修工作要到明年中才能完成。小西灣運動場是港島東供學界及團體用作體育比賽或訓練的主要場地,停用近一年,大部分學校的運動項目都會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好幾個受災地區的公共設施都要花幾個月修復。這些實况,政府官員到底掌握了多少?
發展局長黃偉綸回答議員質詢時,表示土木工程拓展署將開展一項為期18至24個月的顧問研究,全面檢視沿海較低窪或當風地點的情况,以及進行相關的風暴潮和風浪研究,以評估極端天氣的影響。國際機構和環保團體研究極端天氣的影響已有10多年,為何到今時今日特區政府才開始聘請顧問「評估極端天氣的影響」?研究用上近兩年,那麼未來一段日子面對超級颱風威脅,香港是否只能「等運到」?
天文台自2000年開始即持續評估極端天氣,結論是極端天氣事件愈來愈頻繁。例如降雨量,以往天文台每小時雨量破紀錄的情况是幾十年才發生一次,但近幾十年卻是屢破紀錄──以一小時雨量最高紀錄計,1886年曾錄得88.4毫米,到40年後的1926年,才「創出」100.7毫米的破百紀錄;然後在1992年,該數字是109.9毫米,16年後即跳升至145.5毫米。
氣溫方面,過去百多年本地熱夜(最低氣溫28度或以上)數目和酷熱(最高氣溫33度或以上)日數上升,寒冷(最低氣溫12度或以下)日數則下降(參考天文台網頁)。氣候「極端化」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無休止的氣候影響研究要做多久?
但是,評估以外,政府並沒有應對極端天氣的具體措施。在2008/09年度施政報告內,行政長官表示面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及挑戰,政府要早作準備。環保署在2008 年委託顧問公司研究評估氣候變化對香港的影響,及建議長遠策略。這都是10年前的事,但似乎落到實處的政策和措施非常有限。現在發展局又再聘顧問研究兩年,到底這種無休止的研究還要再做多久?
國際社會對極端天氣的預警和應對工作很早就開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2003年12月公布了「關於框架公約保險問題研討會的報告」,透露了國際對氣候變化及極端天氣的保險和風險評估問題。報告指最近幾十年自然災害引起的保險損失和經濟損失都急劇上升,1990年代災害對全世界造成的損失達6000 億美元,三分之二的損失是由極端天氣造成,其餘三分之一是因地震。
從測量數據看,極端氣候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是在發達國家╱地區,原因是人口和經濟活動集中在大城市,一旦受氣候災害打擊,損失自然慘重;與氣候密切相關的行業或公用服務包括供水、衛生和旅遊業、農業、糧食安全等。此外,極端氣候也影響基礎設施,例如道路和鐵路受破壞、機場被淹浸;碼頭、貨運、倉儲、運輸等都是受直接影響的行業(見《推進亞洲極端氣候和災害管理──從IPCC特別報告談起》,2012年)。
或許有人認為,極端天氣的議題在香港只是「一小撮」環保人士的小眾興趣,其實不然──2010年樂施會發表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氣候變化有相當認識,高達96%受訪者同意香港正受氣候變化影響,大部分更能指出氣候變化引發的環境和社會禍害;與此同時,只有23%受訪者認為政府有清晰策略應付氣候的影響。
跨境基建建成 政府注意力應放本土?
香港在2013年5月發生過海底隧道水浸,2014年3月31日多區暴雨,九龍塘又一城商場天花塌下,大雨如瀑布傾瀉,九龍塘港鐵站則嚴重水浸……接踵而來的是去年和今年來襲的超強颱風「天鴿」和「山竹」,受影響最深的自然是居住近海的居民,但其他地區有住戶的玻璃窗爆裂、有人感覺到大廈在颱風中搖晃……大家都在問:如果颱風威力升級,我們的基建是否足以應付?我們到底要做些什麼預防?風災過後,恐懼和疑慮其實仍然揮之不去。
說過了──我非「極端」環保主義者,但家住杏花邨,身受其害,知道一場超強颱風對民生的影響極深。
香港是「基建之都」,政府願意大手投資在基建。當我們的跨境大型基建相繼建成之後,政府是否應該把注意力放回本土,為本地基建的抗災能力及提高安全系數投入巨資,為香港人打造一個真正安全的現代城市?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