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一向為善不甘後人,大家都希望出錢出力,幫助有需要的人,但我們捐出1元,受惠者真是得到1元嗎?
去除中介化 提高善款效用
現時大大小小的慈善機構都會在善款中扣除約兩至三成作行政費用,善款到達受惠者手上時,只餘下七八成,1元善款只能發揮約7毫的效用。我們作為捐贈者,當然希望善款能充分利用,真正幫助到有需要人士。倘若慈善活動或機構能去除中介化,善款便能提高其效用。
銀行去中介化(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已逐漸發展,資金的供應可以繞過商業銀行這個中介角色,直接提供予需要資金一方,利用網上平台減低商業銀行的中介費用,提升其效率。慈善活動亦應參考此做法,政府可在一些公眾場所,如便利店,放置一部類似繳費靈機的機器,讓沒有智能電話的有需要人士發出求助訊息及查詢帳戶資料,如果他擁有智能電話,則可直接在應用程式中發出請求,而捐贈者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以信用卡或電子錢包捐款,捐款即時轉至受助人帳戶,而受助人可利用八達通在便利店提款,或直接存入電子錢包。
便利店覆蓋率高,加上已提供不少公營部門的繳費服務,其手續費較現時慈善機構的行政費低,而提款金額低,使用人數少,理應不會影響便利店運作。
合資格的申請人可在獲政府審批後,使用機器登入其帳戶,再發出請求。假設一名露宿者需要30元購買午餐,他便可輸入金額及用途,然後等候捐款人捐贈,該名露宿者便可在便利店提款。
毋須擔心濫用問題
相信不少人會擔心此方案會被濫用,事實上現時不少由非牟利機構或政府提供的福利都有濫用情況,難以杜絕,但有些措施可減少濫用問題,例如香港規定健全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申請人要參加自力更生綜合就業援助計劃;另外可設立每日申請上限,例如每天以100個作限額,便可有效減低濫用情況。
要這個方案能成功推行,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第一,負責批核申請人資格,政府須核實申請人身份,完成登記程序,並定期進行抽查,以免出現濫用情況;第二,為捐款者進行免稅,不少港人都會利用捐款單據辦免稅手續,政府可以應用程式當中的記錄,讓捐款者免稅。然而一些慈善活動,如捐血、災後重建等活動,仍需要一些慈善組織或政府負責籌辦,此方案是針對一些小額的金錢捐助,減少行政費支出,提升社會效率。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