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窮愈見鬼

其實,比長者貧窮更令人擔心的,是學歷貧窮。

香港首條官方貧窮線是在2013年9月由扶貧委員會公布。當時的解釋,貧窮線的三大功能是了解貧窮情况、協助政策制訂,以及評估政策成效。很多人都質疑貧窮線的作用,認為其反映的貧窮現狀有欠全面(例如不計資產只計收入),難做到「精準扶貧」。

貧窮率上升 林鄭張建宗責無旁貸

扶貧是上屆政府其中一項重點工作。據政府公布的《2014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經政府介入後2014年本地整體貧窮指數全面改善,更多住戶透過就業而分享到經濟成果,並成功脫貧。然而上周五政府公布的2016年貧窮情况,卻出現了逆轉:2016年全港貧窮人口共135.2萬,是2009年以來新高,經政府介入後的貧窮人口則有99.6萬,較前年增加2.5萬人;貧窮率為14.7%,較前年上升0.4個百分點,也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上升。新一屆政府今年7月才就職,貧窮情况在去年惡化,不應算在本屆政府頭上。然而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政務司長張建宗都是上屆政府扶貧政策的主要推手,貧窮率再次上升,他們都責無旁貸。

香港人均GDP(本地生產總值)高達4.3萬美元(2016年),最新失業率3%,政府外匯儲備達4,192億美元(2017年9月底),無論以什麼標準計,都應該屬於一個富裕社會。但按貧窮線的標準,香港有近五分之一人口活在貧窮線以下,10個人之中就有近2個是「窮人」。貧窮人口之多,與香港這個富裕社會表象形成極大反差!更令人不安的是,政務司長張建宗上周在記者會上說:人口老化的結構問題不可逆轉,抵銷了福利政策的效果,令貧窮率大幅改善的空間不大。

老齡化社會是否就等於一個貧窮日益嚴重的社會?工作人口退休之後是否就會變成貧窮人口?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貧窮線只以住戶收入為量度貧窮的唯一指標,沒有考慮資產。即使退休人士擁有資產或沒有經濟需要,但數據上仍會把他們納入為貧窮人口。現在即將大批進入退休年齡的長者都是嬰兒潮世代的一群,他們在職場的日子正值香港經濟全面起飛,是香港的黃金歲月。他們退休之後不僅毋須依賴政府資助維生,相反可以有更多時間遊歷或消費。市場上開拓銀髮族商機的生意正愈來愈興旺,張建宗司長卻反而認為未來人口老化會令貧窮率無法改善,到底有多少數據支持?

根據政府數字,2014年在245,100名居於非綜援住戶而被界定為貧窮的長者,其中只有34,800名(佔14.2%)聲稱有經濟需要;即使有經濟需要的長者之中,也有逾一半(51.2%,17,800人)居於自置物業,而且並無按揭。政府在《2014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內也承認,「數據無可避免地令長者貧窮人口包括了『低收入,高資產』人士,並高估了長者的貧窮情况」(第30頁)。

更令人擔心的是學歷貧窮

其實,比長者貧窮更令人擔心的,是學歷貧窮:以持有大學學位的人計算,從1986年到1996年間平均工資上升了約3倍,然而1996年到2006年這10年間,工資基本上沒有上升,而2006年至2016年升幅則只有約三成,特別是擁有大專學歷的年輕一代收入停滯不前。此外,據今年8月新論壇及新青年論壇使用政府數據進行的一項分析結果,2016年大學學歷勞工收入中位數比1996年的下跌5.5%;即使收入最高的10%大學畢業生,與上一代比較,收入跌幅也達到13.6%。反映新生代大學生實際收入比上一代明顯縮水。

從2006年開始,本地經濟走出SARS疫情後的低谷,各方面的增長都重拾升軌,就業率更不斷改善,近幾年都一直處於全民就業狀態。全民就業但薪金增幅似有若無,貧窮人口數目逐漸上升,反映的事實是經濟增長帶來的就業不是「好工」而是低薪職位,而低薪階層也不單限於低技術、低學歷,現在情况已經蔓延向高學歷的年輕一族。

不光是助窮人脫貧

貧窮線之所以難劃,或「劃都無用」,是因為貧窮的現象和原因環環相扣,不是用某一個標準、用某些傳統方法(如派錢)就可以成功減貧(貧只能減,不可能滅)。事實上,處理貧窮問題不光是幫助窮人脫貧,還需避免更多人跌入貧窮階層,並且令大部分人可以過上好日子,社會才能保持和諧安定。要達到這些目標,政府要進行的是各項社會工程,包括在土地房屋、退休保障、創造就業、推動經濟高質增長(創造更多好工)等方面下大工夫。

過去3任特首在任期間都要處理棘手的政治問題(主要是23條立法和政改),每一次遇上政治關,處理時必定導致「府會(政府、議會)對峙」、社會對立。而幾次經歷都顯示,特區政府沒有足夠的政治能量和管治能力推動這些重大政治議題。勉強為之,帶來的結果就是社會撕裂,也令民眾無法聚焦在其他民生工程上。很多人認為沒有民主選舉,便沒有民意授權的強勢政府去為民生議題作出艱難的決定,故此先搞好民生再搞政治的說法只是逃避。這種說法也許是對的,但自從人大8‧31決議之後,連重啟政改的條件可能都沒有,現在又有內地和香港法律界催促特區政府必須盡快為23條立法──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躲不了;但今屆政府從過去幾年社會大撕裂的困局中剛站穩陣腳,是否應該在幾項民生要務(如土地房屋、退休保障)上努力,先為香港打好一個基礎,然後才進入難度更高的政治議題?

貧窮惡化 社會對立更嚴重

香港貧窮問題反映的是貧富懸殊、退休保障不足、公屋供應落後(公屋對低收入戶改善生活效用直接且明顯)等不同範疇的問題。這些議題搞不好而又來一次23條立法,最後可能是兩頭唔到岸、一事無成。貧窮問題惡化,社會對立只會更嚴重。

「愈窮愈見鬼」,又豈是我們所願見的!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