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春夜喜雨》是我最喜歡的一首唐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好雨就像知道什麼是最適合的時間,總會在春天萬物重生時降臨大地。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細雨伴隨着春風,在夜裏俏俏地落在大地,默默地滋潤着萬物。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郊野的山徑被烏雲遮蓋了,但也可看到江上漁船的燈光。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我們只要早上來看看濕了的花叢,就可以知道成都的鮮花已盛開,而且繁花錦簇!
安史之亂 遷居陋室
這首詩是杜甫50歲左右,在成都時寫的。安史之亂令長安及洛陽都受到戰火蹂躪。杜甫曾在長安生活10年,期間飽受煎熬,及後他又過了4年流徙的日子,才能到達四川。在浣花溪邊,自己努力開墾一畝大少的土地,前前後後共花了兩年的時間,搭建了一間簡陋的草堂。那四、五年,他和妻兒過着耕種的生活。
有一年正值旱季,杜甫種的農作大受影響。就在久旱之時,一個春夜降甘露,使杜甫十分喜悅。「隨風潛入夜」多美,充滿詩意;「潤物細無聲」好多好,充滿對大自然的感恩;「春風化雨」就如老師的愛,默默無聲,滋潤學生的心田,源源不斷,細水長流,滋澤我們的一生。
大唐一代,絕句律詩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最高峰,而李白和杜甫齊名,有如翡翠明珠相輝映!李白被喻為「詩仙」,具道家思想,出世創新、豪邁奔放;杜甫被稱為「詩聖」,有儒家為聖賢的心,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李白年紀比杜甫大11歲,兩人20-30歲時便認識,而且惺惺相惜,互相欣賞。他們曾一起和高適三人同遊梁宋一帶。春秋時代,有孔子拜會老子,盛唐時期,有詩仙詩聖的交往,這兩深歷史性的儒道交流,都成為後世的美談!
子美聰慧 卻不逢時
杜甫的一生並不暢順,更可説是波折重重,晚年更淒涼潦倒,58歲臥病小舟上,仲冬死於岳陽舟中,令人不勝唏噓!
杜甫生於盛唐時期的河南,名「甫」是美的意思,所以他字「子美」,他不但樣子清秀,而且聰慧,7歲已自懂賦詩,寫了《鳳凰詩》,令人驚嘆不已!想這神童日後必有非凡的成就,人人都對他寄予厚望。杜甫相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理路」,他也愛游歷四方,增廣見聞!他在遊泰山時寫了一首《望嶽》,其最為一句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看出他的志氣有多大!
可惜,事如願遺,34歲時杜甫雖然滿懐報國的熱忱,到長安赴考。但受到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考試名落。後來過了許多許多年才有機會當上一個小諫官「左拾遺」,但只做了3個月,又因直言上諫而被貶華州,改任閒職。失意於官場,他只好棄官西行,在四川成都定居,並在溪旁的小空地闢建一所簡陋的草堂,在那裏住了好幾年。
其實,杜甫是生不逢時的,因為唐玄宗早年厲精圖治,有開元之盛世。可惜「亢龍有悔」,晚年沉迷玩樂,荒廢朝政。天寶年間,奸臣當道,引來安史之亂達10年之久,唐的江山元氣大傷,長安和洛陽慘被戰火破壞,民不聊生,死傷枕藉,家破人亡。
憂國憂民 手不停毫
杜甫經歷了10年浩劫,悲痛欲絕,寫了大量反映實況的作品,包括〈兵車行〉、〈三吏三別〉等。我們熟悉的名句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他對朝廷深切的控訴,而另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對老百姓的關懷和祈願。杜甫一生憂國也憂民,雖然仕途不順,但在文學上大放異彩!他的詩詳細記錄了唐朝由盛轉衰的二三十年社會的急劇變遷,他的作品有如「詩史」一般,令人深刻體會到人民的悲慘命運。
杜甫的詩都能道出戰亂時人民的悲慘境況:「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霄。」後來,杜甫從洛陽往華州的路上,親眼目睹人民被酷吏的迫害,而寫了〈新安吏〉、〈石壕吏〉和〈潼關吏〉,又看到徵兵令到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又寫了〈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這6首詩是杜甫同期的作品,也是繼承了《詩經》和漢代的樂府寫實傳統,是杜詩的代表作。
杜甫是詩聖,時時刻刻憂國憂民,他在安史亂時,困居長安,寫下〈春望〉一詩,表達他的願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是一位神童,同時也是好學的人,他的名句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有情有義,憂國憂民,宅心仁厚,確是值得後世所景仰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