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預計學生人口下降,近期學界對學校內每班的人數有很多討論。有人認為應趁機下調每班人數,增加師生比例;有人認為下調每班人數不合乎經濟效益,學生人數下降,學校數目也應該減少,更認為如每班人數太少,不利學生社交發展。
筆者認為抽空討論校內每班人數並沒有意義,因為這課題其實與課堂教學的模式息息相關。我們應該要問:我們期望什麼方式的課堂教學?學校現在的課堂教學模式又是怎樣的?每班人數多少才適合這些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
幾十年前,學校課堂教學以單向講授為主,老師講,學生聽。這樣的教學模式,每班人數30、40、甚至60分別也不大。人數太多,可能座位較遠的學生,會看不清黑板、聽不清老師的說話。這些限制,只要用大屏幕及擴音器便可解決。每班的人數可以由課室的容量上限決定。
當然,我們還要考慮老師批改學生功課的時間。如果人數太多,老師批改學生功課的時間需時較長,太遲回饋學生,並不理想。因此,80年代時,40多人一班,功課較多以抄寫為主,題目亦有標準答案,學生可以自行參考標準答案改正。
90年代開始,全世界也推行教育改革,香港教育也不甘落後,教育局不斷鼓勵課堂變革,要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要教師成為學生學者的促進者,強調課堂教學不應太偏重教授知識,而應更多教導學生學習方法,因為知識部分學生可從有很多渠道方便獲取。
因此,課堂講授知識的時間減少,老師於課堂與學生大組討論、分組討論、學生匯報等課堂活動增多。在80年代(筆者讀中學的年代),恐怕全年各科合共只有幾次分組討論的機會!今時今日,分組討論幾乎每天都發生。在這樣的改變下,每班人數必須要下調。
課堂時間及課室空間的考慮
分組討論要有效,老師必須走訪各組,聆聽點撥,亦要有時間讓學生匯報。分組討論著重學生的參與,學習與人合作、聆聽別人、綜合意見,教師的個別指導變得十分重要,再不能只給予標準答案。
在課堂有限的時間下,分組的組別不宜太多,6組最佳,否則老師無法每組指導。另外,分組要讓每位學生有參與,每組人數不宜太多。如每組人數太多,部份組員可以隱藏自己,不參與討論,對學習、小組合作、社交發展也不利。筆者多年觀課,認為最理想是4人一組。
分組討論需要學生移動椅桌,組與組之間要有距離,否則互相干擾。考慮到現行的課室空間,如4人一組,分6組為最佳,8組是上限。如此計算,每班24-32人為理想。(按現行派位機制,每班預2名重讀生,所以每班派位人數上限長遠不應超過30人)
推行BYOD電子學習後的課室現況
近幾年,隨着教育科技的發展及疫情的催化,學生自攜平板電腦上課,電子學習已是常態。經過實踐後,全世界也認為混合式的學習最有效。
現在學生上課時需要用實體課本(打開後40cm x 30cm)、實體工作冊(40cm x 30cm),要用紙筆書寫,另需要擺放平板電腦(18cm x 25 cm) 作即時互動交流,搜尋資料等。但是香港課室標準學生桌的桌面面積只有60cm x 40cm,根本不可以讓學生同時打開上述學習材料於桌面上互相參照,學生使用一學習材料時,要移開另一材料,非常狼狽,遠遠落後於學習的實際需要。
筆者認為,學生桌的面積應要增加2倍至85cm x 55cm,才能配合現在學生於課堂學習的實況。課室空間有限,如用此桌面面積計算,每班人數必須要下調,今天是否正是行這一步的好時機呢?
高階的學習期望
教育改革下,學校課程愈來愈著重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過去知識為本、多抄寫、具標準答案的功課,現在只佔學生功課的一小部份。現在更多功課要求學生自定主題、表達自己的觀點、自行搜尋不同的材料與課堂的學習結合等,標準化的答案愈來愈少。
這意味着教師需要花更多時間批閱個別學生的作業,需要更多時間回饋個別學生的學習,過去工廠化的批改方式已買少見少。如每班人數太多,批改需時,回饋必會有延遲。教師回饋學生學習必須要快,遲來的回饋,效果會大打折扣。這也是考慮每班人數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天學校的教學模式已經改變了,當我們討論每班人數時,不可以再用舊思維,只看成本開支,停留於工廠化的年代。我們必須要問:我們期望怎樣的教育?我們願意為所期望的教育方式、為社會的未來投放資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