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政府部門,常喻為進廚房,要耐熱。本文指出:比對付「熱度」更重要的是「氣度」與「速度」。
「官不聊生」、「民不聊生」
當人才不肯進政府大(窄)門時,這個社會註定了長期衰落。20年來的台灣正就是這個不幸的實例。在陳水扁和馬英九總統任內,八年之間各換了六個行政院長,平均「作客」時間一年四個月,這就反映:組閣時人才難覓,接着是入閣後人才折損;然後出現惡性循環:不得不用二流人才,替換率也愈來愈高。冷靜地想一想:這幅淒涼場景:板凳還沒有坐熱,就換位置;換位置,就換腦袋;腦袋還沒有調整好,又調走了。
放眼當前政治任命的官員,不少人是既欠缺「氣度」,也欠缺「速度」。二者併發時,就磨損了社會的進步與民間的活力,在我較熟悉的財經及教育領域,令人惋惜的實例不斷出現。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一再強調:「速度就是生命,組織應該快速前進,否則只能等待瓦解。」他指的是企業,用在台灣的公營部門及國會更是一針見血。政策的拖延與法案的擱淺,就是速度的停滯與改革的縮水。
如媒體出現公僕「難為」,那就是政策「停頓」;如有所謂「官不聊生」,其結果必是「民不聊生」。打破這個惡性僵局,必須要確定從政者有對的「氣度」。
氣度大小的比較
試列下表比較:
氣度大者,所展現的是自信、是善意、是謙讓、是合作、是往前看、是承擔合理的吃虧或風險去創造新的機遇或可能。僵局要打開,內鬥要減少,社會要進步,就必須要讓氣度大者出頭。
回顧兩岸關係,多年來之陷入僵局,就是因為雙方都無氣度可言;在各別的「政治正確」下,可以為一個字、一個標點、一個譯名、一個稱呼破局,而還以此沾沾自喜。
不論是僵局或破局,所流失的是最珍貴的「速度」。鎖國的最大損失就是喪失了「機會」、「想像」與「競爭力」。
在1990年代中,李登輝誤信「中國崩潰論」的說法,喪失了台商布局大陸的黃金時期,沒有能趕上大陸的快速成長;完全沒有認清:大陸經濟的起飛,是可以帶動台灣經濟的水漲船高。
小國的生存發展
小國在國際舞台上有時被形容「彈性」、「靈活」;更多的時候,則是變成受大國擺布的棋子或馬前卒。此刻的台灣正陷入美中貿易大博弈中的一個籌碼,不可不慎。
回想起2007至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美歐大國重傷,小國典範的愛爾蘭、冰島受創更大。諾貝爾獎得主斯蒂格里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就指出:當全球經濟產生風暴時,「小型開放經濟」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充滿難以預測的危機。曾經誇讚「小國神話」的《金融時報》專欄作家G. Rachman,不得不承認「大國集團」再度當道。趨勢是「大」變成「好」,「小」變成「差」。外貿導向的台灣雖然聽到了警告,但也只能無可奈何地着急。
就在那次全球經濟大衰退中,中國大陸以超過2兆美元的外匯存底,居然變成了歐美心目中扭轉世界經濟崩潰的救星!當時奧巴馬總統指出:「中國是國際社會重要的領導者,不是具有威脅性的敵人;如果沒有中國,就不可能處理好國際問題。」
2009年那一年出現了可以改寫歷史的三位「第一」的的人物: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可以改變美國的價值;第一位共產黨領導人胡錦濤,可挽救資本主義;第一位民選的外省籍總統馬英九,可以促進兩岸交流。可惜的是,在各別的時空環境下,他們受制於氣度不夠、速度不夠,造成了雄心落空、壯志未酬的遺憾。講到「速度」,習近平4月10日在博鰲論壇中說的這幾句話:「中國開放大門不會關閉,只會愈開愈大,而且我們將盡快使之落地,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遲。」這使我們想起多年前經國先生的話:「今天不做,明天後悔。」
只要當政者有速度感,公部門的決策就不會慢;只要當政者有氣度,兩岸的交流就不會拖。
要減少衝突的發生,必需要以「氣度」克服;要一個社會避免衰退,必需要「速度」管理。氣度就是「包容」與「承擔」;速度就是「急迫感」與「執行力」;這二者正是大多數從政者所欠缺的。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