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和黨力阻救市方案通過想起

美國至今仍不願正視政黨政治所引發的負面作用,因為美國要壓制中國的一個重要藉口,就是中國沒有推行政黨政治。一旦美國承認自己的政制有問題,就很難再理直氣壯地強要中國非跟美國那套不可。

拜登終於取得國會同意,動用1.9萬億美元來挽救美國的經濟。這麼重大的議案,原來在參議院只是僅以一票之差獲得通過,因為參議院內所有共和黨成員都投了反對票。記得拜登未上台前,特朗普的救市方案亦受到民主黨全力反對;最後只能以斬件的方式分段進行,效果當然大打折扣。想不到民主黨一上台,就輪到共和黨全力阻撓民主黨的議案獲得通過。

政黨政治蹉跎美國歲月

或許美國人對出現這樣的情況習以為常,覺得既然行議會制,就必然有政黨政治。然而,從理性一點的角度來看,這樣標準化立場的政黨政治是否有點過了頭呢?

一個議案能否獲得議員支持,本應看這個議案是否對社會有好處;現在卻取決於議員所屬的政黨究竟是在朝還是在野。共和黨在朝的時候,民主黨就會力阻共和黨提出的議案獲得通過;到民主黨上台,就輪到共和黨作無差別反對。

這樣方式的政黨政治,在國力充沛、國運亨通的時候,對社會的影響不大;還可以用有”Check and Balance”的作用來自圓其說。但在國家多難、國力走下坡的時候,還讓重大議案在議會裏蹉跎,就足以為人民帶來慘重的損失。

疫情在美國如此嚴重,高峰期每日有近30萬人受感染,5000多人死亡。但美國的議員卻仍阻撓政府獲得應有的救急資源,這樣的行為真是匪夷所思。我相信美國的先賢在設計美國政制的時候,並沒有想到美國的政黨政治會發展到這麼惡劣的程度。

集體主義取代個人主義

美國政制的哲學基礎是個人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有理性,可以獨立思考,作出自己的取捨。所以美國的議員雖有政黨背景,卻是以個人身份當選的,議員有權按自己的判斷投票,毋須按政黨的指示;現在卻變成全黨統一行動。這是集體主義的行為,與個人主義可謂格格不合。其引發的後果是美國的議會已逐漸失去應有的功能,對國家的發展所起的妨礙作用多於提升作用。

現實是美國現時面對的問題很多,包括(1)基建撥款嚴重不足;(2)基層的工作機會大量流失;(3)金融經濟嚴重異化;(4)財赤與貿赤都升至失控;(5)種族衝突日益嚴重;(6)貧富差距不斷惡化等,這些問題都事關重大,足以影響美國的國運,極需要美國的議會群策群力,為國家出謀獻策,以扭轉這種對美國極之不利的局面。然而,美國的議會已被政黨政治所綁架,無法發揮原先設計的應有功能,導致美國的處境愈加堪虞。

然而,美國至今仍不願正視政黨政治所引發的負面作用,因為美國要壓制中國的一個重要藉口,就是中國沒有推行政黨政治;一旦美國承認自己的政制亦有問題,就很難再理直氣壯地強要中國非跟美國那套不可。可是,美國若果不能有效地解決自己面對的問題,就根本沒有條件去壓制中國。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