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goodtalk 主辦,經濟3.0及香港亞太研究所協辦的「電力市場的綠色未來」論壇,早前於在香港中文大學李兆基樓 LT7 舉行,幾位嘉賓先後向觀眾分享對於電力市場與環保的看法。本社記者到場聽講,將幾位講者的演講內容重點整理,將連續四天刊登。
整理:蔡文康
以下為徐家健教授的演講要點整理:
剛聽完電力市場的背景,我今天主要有三點要跟大家解釋。第一,從經濟學角度,我們怎樣去看電力市場的競爭對環保會有什麼影響;第二,我會說多一點外國經驗,特別是德國及美國的經驗,究竟他們做了什麼令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上升得較快,他們創新的政策究竟在哪;第三,如果香港想仿效外國經驗,什麼地方是我們值得學又能幫助環保的呢,我們是否要一點新思維,令香港做得到電費減少加幅,負擔又能公平,又可變得更綠色。
所以我的題目是經濟學、創新和環保思路。我會強調環保思路,顧名思義,如果大家有留心政治的話,會知道環保思路是比較中間及溫和的路線。(笑)
開放市場與環保無特別關係
首先我想讓大家知道電力市場引入競爭之後,究竟會不會更環保?「經濟3.0」做了點資料搜集及分析,將美國 50 個州分成兩半,一半是沒有做到開放市場的,另一半是做到開放市場的,再看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這些數據是從約 2000 年至 2010 年中取平均值,透過橫向比較,結果我們看不到有開放市場的地方會有更高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
若看市區,(美國電力市場)在 90 年代是沒有開放的,到 90 年代尾開始開放市場。從這些紀錄會發現隨時間過去,實在是看不到有特別的趨勢,去反映開放市場之後便會令發電變得更環保。這不是什麼秘密,剛才有位講者說過,政府現在做的諮詢文件提及,環境局表示現在未有確切的證據顯示開放市場有助改善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安全或環保表現,因此其實政府都承認,開放市場並無特別的得着。
德國的分散式集電
接着談國際經驗,在我們這行中說環保經濟的人,很喜歡說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德國的例子——德國的能源革命經驗,她做了什麼令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上升得更快?有幾點我們要留意,第一,德國定了個很高的目標,在減排、節能和省電方面都定了三個大目標,如幾年內要減到多少比例,數字我不詳述,但他定的比例是比歐盟或其他國家高出很多。
第二,德國有所謂分散式集電,每個人家裏也能安裝,裝了後將能源賣回給電網。這除了容許大家以分散式集電,家家戶戶有本事安裝太陽能或風力發電裝置,還保證安裝裝置後,將電力賣回電網時,電價是高的。
在這些政策下,實際效果就是消費者補貼發電者,因為電費加了。你如果有太陽能發電的話,賣出一個高一點的價錢,最後誰「找數」,便反映在電價上。結果,加了稅等其他雜項後,德國現在的電費基本上是香港的三倍。
美國的稅務優惠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大家說到美國的可再生能源時,未必立即想到她的政策是怎樣的。很多人想起美國太陽能的時候,便會想起一間有名的公司 Solarcity。為何這間公司會在推動太陽能方面會那麼成功?全因他做了三件事,而不是只顧環保。
一方面他發展環保,替人安裝太陽能板,另一方面其實主要做財務,為什麼?即使在美國安裝太陽能板,安裝成本也要萬多元美金的,即十多萬元港幣。當你不太肯定回報是怎麼樣的時候,並非每個家庭都願意拿錢出來安裝。於是他做財務安排,用戶不需付首期,可以當作租用,可以在節省電費後補交,他直接替人安裝,於是吸引了很多可以安裝的家庭。
但主要在哪裏有賺錢能力呢?其實最終正是賺補貼,因為政府為了推動可再生能源,通過了一些法例,無論是全國或州分法例都提供了很多稅務優惠,所以他看準稅務優惠中的空隙,以圖節省最多金錢。由於主要利潤來自於稅務優惠,所以美國和香港的電費水平不是差很遠。但美國也是有成本的,回顧過去的數據,2013 年補貼再生能源便用了納稅人 73 億美元(約569億港元)。
香港的「土地問題」
看過德國和美國的例子,比較過兩者成本,顯示到總要有人「找數」的,不是消費者便是納稅人。那麼香港能應付得到嗎?我現在做一個很快的調查,問問大家,你們家裏有沒有安裝太陽能板?有就請舉手。一個也沒有。那為什麼香港沒有人安裝太陽能板?那些太陽能板去了哪?
支持政府的說法的另一個論點,便是土地問題,所有問題都是土地問題(全場笑)。很多人說現在安裝太陽能板的成本愈來愈低,在國際上,這是成立的;但香港安裝太陽能板就不是只有太陽能板的成本,要有地方才行,人手又不足,樓價貴,這個情況就不是管制協議可以解決的。在香港大家要留意的是,就算將太陽能板免費送給你,都不是人人有資格可以裝得到的。
自願集資 三方合作
在這些限制之下,我們若想學習外國例子,香港可以仿效什麼呢?美國西雅圖有一個涼亭,亭頂安裝了太陽能板,他的概念是社區共享太陽能。太陽能板數目不多,但也有效果,每年能發電 26,000 瓦特。這是細規模,是某公司的第一次嘗試。這計劃如何開始呢,就是由支持環保的市民去集資,不同剛才兩個例子——即電費昂貴,令沒有太陽能板的人要去資助有太陽能板的人,或要納稅人去付鈔。只要你認為值得投資,你就可以想方法去支持。
然後,政府或大業主亦可以提供地方,再和電力公司合作,負責安裝,這就是香港值得學習的地方。畢竟客觀環境是比較難去私人發展,住村屋或獨立屋的人始終不是很多,地方又不是大的時候,唯有是透過政府的物業或大發展商去做。其實香港也有進行中的計劃,如醫院、大學等,若有地方去做,就可以市民出錢、政府出地、電力公司負責安裝。
香港並非沒有資源,不是沒有地區人士去想成功爭取做某些事,最近新聞報道說的「不能避雨亭」好像已經拆了,但拆除是為了搬去第二個地方,加張長椅。即是原本已花費了 30 多萬,現在又要再花錢加張椅。
我認為香港其實是有條件去做剛才的提議,與其花錢去做這些沒用的事情,倒不如做一些大家同意的,且認為是幫到環保的。
跳出框框解決問題
剛才我舉這些例子,不是說我非常支持或絕對認為覺得太陽能是香港的出路,而是想透過例子告訴大家,經濟學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如果想做到更多綠色能源更加環保,就要跳出框框,想想問題究竟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明白,減碳,在經濟學上是 global public good,是全球的共用品,意思即是說你在哪裏進行也可以。若你的家沒條件,就去公園,對環保的效果是一樣的,視乎比較優勢。碳補償是其中一個例子,我之前為「地球之友」做了場演講,他便為我在東江種一棵樹;共享經濟亦是一個例子,透過好好安排資源,令大家也享受到。
環保就是綠色,我們想東西的時候要有創意、要有多點新思維。
講者簡介:
徐家健教授,美國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經濟系副教授及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客座副教授、「經濟3.0」專欄作者。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