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下香港的國際視野教育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學生過往被期許必須要有許多國際經驗才會顯得突出及擴闊眼界。但在疫情過去幾年間,作為學生能離開香港前往海外的機會不多,但這並不代表學生不可以在這幾年加強個人的國際視野及全球素養。

在過去數年2019冠狀病毒病肆虐全球的時候,各地的教育界都大受衝擊。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在疫情最高峰的時候,全球有八成的適齡學童因學校停課而需要暫時停止學習。

在此情況下,香港的教育界亦很快作出調適,以線上授課形式取代面授,線上授課固然令香港學生可以恢復到對歸屬於八大學習範疇下不同科目的學習,但過往集中透過全方位學習而獲取的5組基要學習經歷,卻較難在此模式下進行,而國際視野教育正是其中一項影響較深的學習領域。

本文將會探討在疫情期間,香港學校推行國際視野教育的條件出現的轉變,以及教育界在後疫情時代推行國際視野教育的建議。

推行國際視野教育的向度及挑戰

在2017年12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綜合了不同國際組織的跨文化學習、全球公民教育的內容[1],提出了作為2018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全球素養評估基礎的《全球素養框架》。此框架提出了應從4個面向去發展學生的全球素養:

一、分析當地、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
二、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
三、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
四、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

根據以上4個面向,香港學生在2018年的全球素養評估,在27個參與的國家及地區當中排名第三,證明香港學生在國際視野及全球素養上的表現都有其優勢,而以上框架亦可作為一個適切的準則,去進一步提升香港學生的國際視野。

但是過去數年在全球疫情下,香港在推行國際教育時亦有兩個變化及影響是需要被正視的:

一、由於各國在疫情期間都設下了旅遊及出入境限制,境內亦有不同的社交距離措施,過往香港學校在推行國際視野教育時,一般主要以舉辦境外交流團作為主要方法,亦可能輔以一些在校內舉行的展覽及講座,但以上兩者在疫情期間都未能舉行,所以第一個變化是過往的模式由於疫情的緣故而變得不可行;

二、在過去幾年期間,由於疫情及全球局勢轉變,全球化現象有消減之勢,而國家與西方社會的關係亦有很大的轉變,在推行國際視野教育時,亦需要回應以上現況,再與學生一同思考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定位,而此部分亦不是過往學校在推動國際視野教育時會常觸及,是以在推行國際視野教育時在內容上,都需要引導學生認識現時國際關係情況。

在過去幾年期間,由於疫情及全球局勢轉變,全球化現象有消減之勢。圖為香港國際機場人流大減。(亞新社)
在過去幾年期間,由於疫情及全球局勢轉變,全球化現象有消減之勢。圖為香港國際機場人流大減。(亞新社)

後疫情時代下推行國際視野教育的建議

雖然在過往形式及內容上都需要有所轉變,但在疫情下新科技的興起,以及香港本身擁有的資源,筆者對於後疫情時化下在香港推行國際視野教育,有以下4點對應全球素養框架的建議:

建立分析國際主題框架

一、分析當地、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建立學生分析國際主題的框架

對應全球素養框架的第一點,學生應有能力分析本地、全球及跨文化的問題。筆者曾為香港十多所中學設計「模擬國際會議」活動,在經驗當中,要讓學生有效分析問題,必須要為學生訂立一個主體,再代入該主體進行思考,是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第一步。

而在建立起主體身份後,則是提供學生不同的分析工具,從而讓學生可以進行有效分析,而筆者在教授過程中,亦參考了聯合國的會議及開會規則,為學生訂立起一套解難國際關係的步驟,由7個步驟組成,分別是:一、釐清問題;二、收集資訊;三、提出多個解決方案;四、選取最佳方案;五、執行及檢討;六、建立長期系統;以及七、檢討及發現新問題。

運用上述框架及進入主體思考,可以讓學生體驗到一次深刻解決全球問題的經驗。在過往經驗及後續觀察中,學生在活動後都可以大大加強及建立分析問題的框架,並逐步融入不同的分析工具,建立起個人的分析框架。在香港推行國際視野教育,教師可以嘗試以上述代入主體、建立或借用分析工具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分析當地、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

透過科技連結世界

二、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透過現有科技連結世界

對應全球素養框架的第二點,學生應能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在疫情期間,由於不能親身到外地與不同國籍人士交流,是以與其他不同國籍的人,了解他們的故事及世界觀,看似不可能。但透過現時發達的網上會議軟件,這件事卻是非常容易達成。

筆者在疫情期間,嘗試連結了10多位青年在世界各地不同地方擔任地方夥伴,為香港學生安排線上導賞活動。過程當中,團體邀請不同地方如伊拉克、斯里蘭卡、波蘭的青年,帶領香港學生遊歷他們的城市,這個部分固然令學生大有得着,但團隊亦會預留時間,讓當地青年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如一位在伊拉克曾經歷伊斯蘭國的庫爾德青年,在鄉村走到大城市,為求圓畫家夢的少女等。

學生在此部分反而會更聚精會神地了解他們的故事,並會提問了解他們的世界觀,如有學生會提問想了解當地人的生死觀,並有所交流及嘗試理解。所以雖然學生及教師未必能離開香港,但透過精細的活動設計以及科技的協助,反而更令學生可以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

透過現時發達的網上會議軟件,這件事非常容易達成。
透過現時發達的網上會議軟件,這件事非常容易達成。

反思本地多元文化

三、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認識本地的少數族裔族群

對應全球素養框架的第三點,學生應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過往筆者在與學校一同策劃考察團的時候,老師總會要求希望可與當地人有深入的交流,但隨着考察團的取消,學生亦未必會再有以上的體驗。但其實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本身也有許多少數族裔社群,而一些學校也會有不少的少數族裔學生。

筆者曾在一所中學為一批少數族裔族群提供KOL及主播訓練,讓他們拍攝介紹自身文化、日常生活的短片,並與其他學生分享,少數族裔學生向其他同學分紹齋戒月,分享時其他學生亦就短片內容提出問題及訛見,進行交流互動。而在疫情稍退的時候,筆者亦帶領學生前往不同的少數族裔宗教建築進行考察,讓學生可以與不同信仰的人士進行交流,學習如何與不同人士進行開放、得體及有效的互動。

藉着以上經驗,學生學懂在日常生活及在身處的社會內,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有效的互動,而以上活動除了提升學生的全球素養及國際視野外,亦有助令香港成為一個更加共融的社會。

學習可持續發展目標

四、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將學習導向轉向可持續發展目標

對應全球素養框架的第四點,學生應能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過往國際視野給學生的印象就是認識不同國家文化、了解全球化等與學生不太相關的內容。但自2015年,聯合國通過可持續發展目標取代禧年目標,商界、學界、政府等不同界別都開始聚焦在此一國際性的可持續發展願景。

而教育界在推動國際視野,亦可從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願景去讓學生了解現時的世界現況,了解不同國家的處境及發展,亦可以從不同群體或國際例子了解世界新知及新發展。如以氣候行動為例,學生可以認識到有新技術去收集及儲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亦可以了解到海洋在減少溫室氣體的作用,以上新知更可以引起學生對物理學、生物學等科目的興趣。而除了一個跨科的向度,亦可以在在價值觀上引導學生去為人類的集體福祉,在自己身處的社會作出行動及改變,從而促進學生的價值觀成長及帶來新的角度去思考世界。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學生過往被期許必須要有許多國際經驗才會顯得突出及眼界有所不同。但在疫情過去幾年間,作為學生能離開香港前往海外的機會不多,但這並不代表學生不可以在這幾年加強個人的國際視野及全球素養,相反疫情正好給予我們思考留在香港這個資訊科技如此發達,國際元素及跨種族社群亦隨處可見的城市,有何新點子可以運用本地資源及可及的國際資源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令香港可以保持其國際優勢。

[1] https://www.oecd.org/pisa/Handbook-PISA-2018-Global-Competence.pdf

周頴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