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調查發現,2016年環球金融市場有221億美元用於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並預計今年投資總額有望增加17%;大部份社會項目都着重教育推廣。筆者認為,社會影響力投資風潮持續向好發展,近年更開始涉獵創新科技的投資項目,有助加速提升社會價值的正面效益。
有趣的是,筆者發現有些從事科技業的專才亦轉向推動影響力投資,舉例Iris Software首席執行官Martin Leuw便創立Growth4Good,是支援數據業務分析的商業加速器,目標是賺取盈利同時致力為社會帶來積極正面影響。據悉,該公司亦投資了一間英國社會企業Digital Mums,專為失業媽媽提供經營社群媒體訓練,幫助她們學習有關知識及技能,填補中小企業部門的職位需求,一方面讓她們減少經濟問題,並於家庭及工作中取得平衡。
新融資模式出現
另一間英國創投公司BGV,更是早期致力運用科技及新媒體解決社會及環境問題的技術創新者;自2012年以來,它們透過每兩年為一期的加速器計劃,於市場上成功推出逾90個「Tech for Good」企業。筆者認為,與其他國家相比,英國的社會科技領域發展處於領先地位,2013年正式成立社會股票交易所(Social Stock Exchange),更讓社會企業擁有平台展現社會影響力;據交易所最新年報資料顯示,小型社會投資基金的內部回報率(IRR)為9.5%,投資回報不俗。
事實上,近年金融市場亦有不少新的融資模式出現,理念也是為社會提供貢獻。舉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便將發行全球首隻「人道影響力債券」,為衝突國家的殘疾人士提供醫療服務的融資方式。據筆者了解,該債券已經募得2,200萬歐元(屬為期五年營運資金),將於非洲的尼日利亞、馬里、剛果等脆弱國家為民眾提供身體康健服務;更重要的是,該債券的投資者來自英國、瑞士、意大利、比利時,也包括西班牙商業銀行基金會,得到全球廣泛的支持。
總括而言,筆者相信為社會做好事不能永遠依賴政府和慈善機構,企業和投資者亦可出一分力,若未來擁有「技術優勢」的影響力投資能夠持續擴大,定能吸引更多市場資金投入,投資前景及回報潛力均巨大,亦能達到改善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全面目標。然而,目前影響力投資的最大障礙是,即使存在利潤空間,但中間營運過程擴大規模時,後期資金往往難以確保,以致整體發展出現停滯,可見仍需時間去讓更多投資者理解這種社會價值投資。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