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文化的建構者,在春秋禮崩樂壞之世,集三代文化之大成,透過辦學授徒,教化弟子,移風易俗,創立儒家,無論自己或他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對春秋戰國當時各國的國君及諸侯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胸懷天下 禮樂教化
孔子德高望重,除了魯國的國君經常向他請教為政之道外,53歲起,孔子更「主動出擊」周遊列國,親自前往近十個國家,也受到各個國君的禮遇。不過孔子的治國之道實在太高遠,故不為世所接納。但這不代表孔子所提倡的仁政德治不夠完善,只怨遇不上英明和有遠見國君,沒有國君有勇氣及能耐去實踐,甚是可惜!雖然孔子失意於政治,卻成就了他的千秋萬代的文化事業,可説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孔子的思想影響是長遠的,廣泛的,比起當上一國的宰相更有價值。因此,孔子成為了「文化的素王」,較諸於各個朝代的皇帝,受尊崇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孔子心懷天下,希望撥亂反正,可是春秋之時,周室的政權及社會制度早已岌岌可危,大廈已日久失修,快將傾倒。故此單憑孔子個人的力量,就算如何大聲疾呼、奔走四方、馬不停蹄去推廣仁政,始終無補於事。他淒淒楚楚,到處遊說各國國君,終無功而回。14年的顛沛生活,被冷待、遇險、絕糧等,自嘲自己如「喪家犬」,也無減他對天下之關懷,對自己學問的信心。
回到魯國,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68歲老人了, 但這位年近70歲的老人家沒有垂垂老去,消極隱沒,卻仍堅持教學和修訂六經,希望透過教化,讓中國文化和儒家思想得以傳承,功在士林,功在千秋!
孔子「十五而志於學」,年紀尚小的時候已經以「好學」聞名於世。他精心研究禮樂,累積了許多生活智慧,到30歲,他的德才已廣泛得到貴族和平民百姓的欣賞和認同,紛紛跟隨孔子處學習,或讓自己的兒子向孔子拜師。所以孔子説「三十而立」,他對自己的學問是很有信心的,已在社會站穩陣腳。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孔子由30歲一直當老師到73歲過身,栽種桃李達40多年之久,故此桃李滿門。他的早期弟子和晚年弟子的年紀足足相差一代,當中有不少弟子如顏路和顏回;曾點和曾參都是父子一同從學於孔子。
孔子收徒不分年齡、不分國籍、不分賢愚、不問身份,只要有誠意拜師學道,他都願意教導。其實「有教無類」容易,但「因材施教」才是困難。孔子確實是很了不起,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性格、能力、興趣去施教,循循善誘,教而不厭、誨人不倦,他的學生大都成才成器,在各個方面都有出類拔萃的表現。
筆者記得唸小學的時候,還有習字課。我最記得的字帖是「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這是初學書法要學寫的字。每個字的筆劃簡單,而且三字一組,內容簡潔,意簡言賅。這字帖說明了孔子的學生多達3000人,以春秋時代的標準來說,那是天文數字,證明孔門滿盈,深受歡迎,但學生確能精通六藝者只得七十門徒,大概2%,和現代的「資優」標準相近。然而,七十士中能留名於世的不多。在《論語》中有所提及的只有十來二十個弟子,而孔子經常提及的弟子是顏回、子路和子貢等。
孔子教學的內容包括《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每一經都是一門學問,如詩教是「溫柔敦厚」等。另外教以「六藝」即生活技巧,包括禮、樂、射、禦、書、數, 前兩項屬「文」,中兩項屬「武」,後兩項屬「生活的基本能力」。不過,所要識的內容實在太廣泛,故此能夠「通曉六經、遊於六藝」者,既德才兼備又文武雙全,我認為恐怕就只有孔子自己了。
弟子傳承 儒學教化
孔子有自己一套因材施教的策略和評估學生的方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曾經點名稱讚在這四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十位學生:《論語‧先進篇》載「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予、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這十位就是孔子門下的高才生,有幸留名於世。他們被後世尊稱為「十哲」,有幸被列入孔廟之內,供後世景仰。但因顏子地位崇高,被編入「四配」,即擺放在孔子左右兩面的儒家重要傳承人物,四位聖人,即復聖顏淵、宗聖曾參、述聖子思和亞聖孟子。當中,只有顏子和曾子是直接受教於孔子,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在他兩歲時孔子已不再人世,最後受教於曾子,而孟子小孔子111歲,隔了一個多世紀,受教於子思。
自漢開始,歷代君王都尊崇孔子,故為他建廟,除了供奉孔子外,亦供奉歷代對儒學有重要貢獻的儒者,除了「四配十哲」外,還有董仲舒和朱熹兩人。西漢時期,董仲舒建議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學」。另外,南宋的朱熹不但是程朱理學一派的代表人物,更為《四書》作注,成為日後科舉取士的官方標準。兩人對儒學的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
説回孔子,因為孔門很大,而且人材輩出,孔子去世後,儒門分八,《韓非子‧顯學》中載分別有子張、漆雕氏、仲梁氏、孫氏、樂正氏、子思氏、顏氏和孟氏。因年代久遠,有些分支,難以考證,但可以肯定,孔子之學可以分成不同的派別。
儒家道統 一脈相承
到了後世,儒學不斷發展,經歷高潮和低潮。高峰之時期是漢武獨尊儒術,設太學和五經博士,漢朝經學大盛,但卻夾集了讖諱之學。到魏晉亂世, 士大夫崇尚清談,何晏等以道家思想注解儒家經典,遂儒學變了質,成了玄學。又到南北朝、隋、唐,外來的佛教大盛,儒學轉隱,陷入低潮,幸好韓愈出,振興儒門,他排斥佛道,提倡孔子之道,文以載道,作《師說》,振興師道,云「古之學者必有師,之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傳之道就是「儒家之道」他更提出道統之説,重要孔孟的思想,他把儒家思想的承傳作了重要的整理,由堯舜到文武周公,到孔子、孟子、到韓愈自己,一脈相承。後來,唐宋不同的儒者在《禮記》中抽出曾子著的《大學》和子思著的《中庸》單獨成書,以釐清儒家思想的規模及心法。
「道統」之説,影響深遠。儒學二、三千年的傳承,大致可分為先秦儒家、宋明理學和現代新儒家,是原始儒家對道、佛和西方哲學的回應,這些有機會再談。
孔子、曾子、子思和孟子是重要的傳承,一代接一代,如跑四乘四百米、要各人都努力,才可以薪火相傳,之後會談談這三位儒學大師。
中國文化的建構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