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光:旅行,不斷的相遇與追尋

每一次旅行,帶着期待而去;每一次歸來,帶着問題而回,這是心靈的穿越與昇華,每一念及,又再重臨舊地,展開新的追尋。

從前沒有想過,離開了政治前線,竟走得這麼遠,像發現一個新世界。

世界是這樣大,國家是那麼多,城市多麼有趣,緩慢細意地走,歷史文化、風物人情、宗教藝術、人文風景,不斷在路上相遇,引發想像與追尋,只想走得更遠,走向未知的遠方。

旅行,更是孤獨思考的時光。

不同國度的人民與思想,不同地域的文化與宗教,不同背景的風物與人情,都有其民族和歷史的源流,無關是非,只要放開懷抱,不帶成見,用心靈感覺、聆聽和觀察,帶着友善和微笑,學會理解和寬容,每天都是新鮮的一天。

旅行,也是認真讀書的時光。

讀書與旅行總是相關,行囊的書是旅人的地圖,但旅行的奇妙難測之處,是路上意想不到的相遇,帶來新的驚奇、趣味、視野與沉思。

每一次旅行,帶着期待而去;每一次歸來,帶着問題而回,這是心靈的穿越與昇華,每一念及,又再重臨舊地,展開新的追尋。

讀書與旅行是不斷的激盪,讓我重臨故地或走向新的旅程,漫漫長路,愈走愈遠,愈遠愈深。

有些相遇是喜悅的,有時卻是厚重沉鬱。

走過很多殺戮現場:土耳其的凡城、格魯吉亞的修道院、柬埔寨的金邊、納粹的集中營、南韓的光州、日本的長崎、台灣的高雄,都有着歷史的殺戮與傷痕。

時光遠去,教訓猶深,每走過血火記憶的大地,對人性潛藏的黑暗震慄,更深覺和平寬容的可貴。

作者張文光攝於著名的昂山素姬大閘門,幽禁前,素姬站在閘門後面演說;幽禁後,演說的自由已失去了;選舉時,全球記者雲集,等待素姬走出大閘門。
作者張文光攝於著名的昂山素姬大閘門,幽禁前,素姬站在閘門後面演說;幽禁後,演說的自由已失去了;選舉時,全球記者雲集,等待素姬走出大閘門。

旅人的道德智慧

走得愈遠,心愈寬容,這是旅人的共同價值。

走過很多美麗國度:英國的公園、日本的寺院、挪威的峽灣、愛沙尼亞的古城、威尼斯的大橋、柏林的博物館、蒙古的戈壁灘、敦煌的石窟、澳門的教堂、台南的城堡、吳哥的石窟,美麗的季節與風景,古遠的文物與遺址,離去仍然震撼,常存心中的美麗光影,是溫暖愉悅的回憶。

走得愈遠,回憶愈多,這是旅人的豐厚回報。

旅行最珍貴的相遇是人,人是路上最美麗的風景,只要懷着禮貌和尊重,常得到友善的回應,讓我相信人的善良和好意。

沒有好心人的幫助,怎能順利走遠?

走得愈遠,人愈謙厚,這是旅人的道德智慧。

無論沉重的歷史現場,還是美麗愉悅的國度,都盡力與當地人一起,過最普通的生活,用最原始的腳步,坐公共交通工具,走遍城鄉的大街小巷。

沒有親身走過的地方,沒有平凡的衣食住行,不能真切感受異地的人情。

越南的下龍灣,傳說是神龍抵抗古中國的屏障,已是世界文化遺產,清晨和靜夜,沒有白天的喧囂,是下龍灣最美麗的時光。張文光攝。
越南的下龍灣,傳說是神龍抵抗古中國的屏障,已是世界文化遺產,清晨和靜夜,沒有白天的喧囂,是下龍灣最美麗的時光。張文光攝。

旅人最熱切的夢

道路要走過才特別深刻,腦海才有一幅旅人地圖。

有一天,當你重臨這個城市,沉澱的記憶忽然明朗,像打開了時光之門,像久別重逢的歸人。

喜歡回到暫別的城市,倫敦、柏林、京都、廣州、澳門、台北,等等,那是一種回家的滋味,走一段路,轉幾個彎,熟悉的感覺便會重來,還敏銳地感到當地的變化。

然而,重要是未了的追尋,那是旅人最熱切的夢:

帶着期待而來,發現問題而去,再讀更多的書,尋找遺忘之處,然後再次出發,就這樣了解這國家這城市的歷史、文化與人情。

旅行,不斷的學習與追尋,是極有趣味和價值的事。

直到熟悉這國度和城市,抹去遊客的新鮮與驚奇,讓自己深入當地的歷史與感情,開始寫下一個個旅人的故事,寫下所見所聞所讀與所思,不負這國度、城市和路上相遇的人,讓記憶添上愛和思念。

沒有了愛和感情,沒有思念和思考,沒有憂傷和喜悅,不是一趟美麗情深的旅行。

人生,原是一個長途旅行;於我,走過了社運的激情,走過了議會的烽煙,走過了政治的風雲,旅行讓我冷靜思量前事,讓我懂得尊重與寬容,讓我明白人生不是一把尺,裁斷世界的是非與悲歡。

人生,是一條不息的長河,何其有幸,我還有所愛的人,不離不棄,與我一起走向漫漫長途,登山涉水,日曬雨淋,,只要彼此還牽着手,只要內心感恩歡喜,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新書介紹

書名:《旅行,不斷的相遇與追尋》

作者:張文光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作者簡介

張文光,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畢業(1978)。曾任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1990-2010)、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1993-2005)、香港立法局教育界議員(1991-1997)、香港立法會教育界議員(1998-2012)、香港中文大學校董(1998-2008)。現為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監事會監事。2009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院士;2018年獲香港教育大學頒授榮譽院士。長期關注社會、政治、教育及歷史文化等議題。在《明報》著有散文專欄「三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