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文化由詩入手

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內容浩如煙海,應如何入手?筆者認為可由唐詩入手。

行政長官近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未來將致力弘揚中華文化。國家將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而在傳承優秀中華文化時,亦應立足時代面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同時致力鞏固大眾國民身份認同,增添生活幸福感。旨哉斯言!

青年工作與愛國愛港教育雙失

回顧2019年香港黑暴,雖云是由外部勢力策動的顏色革命,但其中一個催化原因,就是香港領土回歸而民心未完全回歸;特別是年輕一代,令人有機可乘,予以煽動利用。年輕一輩在回歸後才出生,對國家理應充滿感情,但事實上卻是不少人對國家欠缺認同,甚至存在無緣無故的反感,反映出回歸以來青年工作與愛國愛港教育的雙失。筆者樂見特區政府終於撥亂反正,新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負責統籌、策劃和舉辦推廣中華文化與歷史的活動,提升市民認識中華文化,培養對國民身份認同和文化自信,增強愛國情懷。

港人普遍功利,家長對沒有財富增值功能的學問,通常不感興趣。學習中華文化基本上謀取不到厚利的前途,因此不及醫法商科受歡迎,也可理解;但事實上,如果要令年輕一代對國家有認同感,就先要幫助他們好好學習中華文化,藉幾千年的輝煌底蘊,建立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但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內容浩如煙海,應如何入手?筆者認為可由唐詩入手。

由唐詩入手 學習中華文化

唐詩屬韻文,香港通行粵語,九聲齊全,韻部存留唐宋古音,在誦讀唐詩時,音節會比用普通話讀來鏗鏘,本身對小朋友已具吸引力。而唐詩不少佳句,更已傳誦千古,例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人生得意須盡歡……天生我才必有用」等,都是歷代多有共鳴之作。

12月19日筆者以校友身份,出席了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舉辦的60周年系慶詩聯創作比賽的頒獎典禮。何文匯教授致辭時提到,最近擔任灼見名家主辦的小學生國學比賽「腹有詩書」的評判,發現原來不少小學生對於國學頗有修為,特別是對平仄格律有不錯的認識。筆者認為可在此基礎上,以不考試的興趣班形式,在中小學多推廣易上口又易理解的唐詩,通過賞析和朗誦,可更容易有助年輕一代欣賞進而喜愛中華文化。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文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