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林鄭上任後即做的三件事

一般市民對政府或官員的言行不會盡信,甚至有懷疑或批判,是正常不過的事

還有兩個多月,林鄭月娥會正式成為香港特首。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林鄭月娥時,高度讚揚她「對國家和香港有心、有力、有承擔、符合中央對行政長官的一貫標準」,並稱她成功當選「實至名歸」。

實事求是,中央對林鄭月娥勝任特首的百分百肯定,與港人對她的看法有很大的落差。根據港大民研計劃在林鄭月娥上京時發表的民意調查,支持她出任特首的比率(48%)只是稍為高於反對她出任特首的比率(46%)。正如我之前分析,她上任後必須儘快取信於民,才能開展中央付託的團結社會各界的任務(見《林鄭當選靠中央 取信港人成關鍵》29.3.2017)。

其實在香港這個自由,法治、文明的社會,一般市民對政府或官員的言行不會盡信,甚至有懷疑或批判,是正常不過的事。即使撇除立場嚴重分歧的政改議題,今屆政府對一些政策爭議往往採取「你贏等於我輸」,而不是有商有量的立場,並視政府讓步或撤回原本建議為有損政府威信,非不得而才接受的大事。全民退休保障弄到政府與社福界劍拔弩張是個例子。堅持不擱置BCA是另一個例子。前者的主責官員剛巧是林鄭月娥。

不少人對林鄭月娥繼承梁振英做特首不存希望,甚至認定她會憑藉熟悉政府運作的優點,為求落實中央要求的政治任務,不惜違反適當程序,或拉攏溫和泛民打壓本土派。這個看法有一定事實根據,例如她之前處理西九故宮的手法和指示官員不回答被政府要求取消資格的議員在立法會上的提問。

基於對中央放棄梁振英連任是有意緩和對港政策的合理假設,我們不妨對林鄭月娥疑中留情,然後從她上任後的實際行動中評估其表現。換一個正面角度看,她其實是有機會重新開始爭取近半數對她不信任的市民的支持。

我建議她上任後選擇幾項沒有很大爭議,可以儘快開始做,並且可以在短期內落實的議題,然後通過在立法會的發言,向市民大眾公布詳情。讓我拋磚引玉,提出下列三項建議。

一、 修改防賄條例第3及第8條

今屆政府以一直沒向市民解釋的憲制及法律問題,拖延提出法案,修訂《防止賄路條例》,將第3及第8條的適用範圍擴大至包括行政長官。這項修訂建議是由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擔任主席的委員會於2012年提出的,目的是填補現時法例的漏洞,即特首不受未經許可索取或接受利益屬違法的規定所約束,而提供利益的相關人士也毋須負上刑責。這個委員會是由當時被傳媒揭發接受富豪款待的前特首曾蔭權委任的,也是他離任前做的一件好事。梁振英在競選特首時承諾當選後會落實李國能委員會的建議。但他上任後卻拖延不做,令不少人懷疑這是否與他收取UGL的離職款項及此事被廉署調查有關。

林鄭月娥雖然在政綱內表示會修訂防賄條例第8及第8條,但前提是「盡快解決相關的憲制及法律問題」。這個說法會否變成意思是繼續拖延不做的「語言偽術」,最好的測試是林鄭月娥在上任後會否儘快解釋清楚此建議涉及的憲制及法律問題究竟是什麼,以及她會否提出一個立法的時間表。假如她上任後再不提這件事,或重複什麼法律問題尚待解決,市民肯定會加深視她為梁振英2.0的印象。

二、 成立委員會全面撿視包括TSA的種種教育問題

梁振英堅持如期在五月進行TSA2.0的BCA小三測試,是合法但不合情理的舉動。合法是他有權決定任內的所有政策。不合情是他妄顧強大的反對聲音。不合理毋須多講,只要看看沒人能扣上反對派帽子的教育學者程介明的文章(見《還是那句老話:秤豬不等於養豬》7.4.2017)。

我相信林鄭月娥上任後會履行競選承諾,宣布直至完成全面檢視前,擱置小三TSA/BCA。我認為她應該利用這個機會,開展她屢次提及,希望首先在教育議題上尋求社會共識的願景。以TSA為例,它原來是個有良好意願的評估機制,在實施時被異化成為一個壓迫學生、家長的教育問題。今屆教育局長,在特首支持下,卻把它變成一個敵我分明的政治爭拗,還說什麼教育不應政治化的廢話。

其實除了應付TSA外,小學生承受的折磨包括教科書愈來愈深奧刁鑽,每天做不完的功課、學期內頻密的測試等。這個情況和當年梁錦松主導教育改革時提倡的快樂學習完全背道而馳。與其頭痛醫頭,我建議林鄭月娥成立一個專責委員會,全面檢視家長及學校投訴多年,卻一直不獲正視的種種教、學、測試等問題。委員會的成員須有廣泛代表性,甚至可以讓身受其害的學生出席會議,務求做到真正的教育歸教育。

三、 加大終身年金計劃

日前按揭證券公司宣布明年推出終身年金計劃,年滿65歲的長者繳付一筆保費後,可以終身提取年金,保金下限為5萬元,上限為100萬元,估算計劃的內部回報率為3%至4%。以4%為例,每100萬元保費可在每月取得5800元固定年金,由按揭公司「包底」。計劃首批規模為100億元。特首梁振英表示若計劃受歡迎可以加推。

這個市場缺乏的終身年金計劃,對不少退休時拿到百多萬元以上的中產人士(包括不少公務員和教師)有莫大的吸引力。100億元的規模只能惠及一萬名可以拿出100萬元保費的退休人士,遠遠達不到我估計的需求。

與其等到首批申請供不應求才加推,林鄭月娥可以在上任時宣布立刻將首批規模加大,例如增大10倍至1000億元(其實按揭證券公司或政府有足夠的資金,而涉及的「包底」風險極為有限)。至於內部回報率可否多一些(包括男女一樣),或者與外滙基金的平均回報率掛鈎,她可以在上任前與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商量一下。

我相信落實上述三項建議會提升林鄭月娥的民望。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