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原因很多,通常多由於外感風寒,誘發氣管或支氣管及胸膜發炎而致病。而呼吸器官受到異物或異味之刺激,亦可引起咳嗽。
中醫認為,特別是小兒呼吸器官纖弱,柔嫩,抵抗力較低,因而,肺虛、肺熱、外感風寒等,皆可產生咳嗽病症。
鎮喘咳──雞蛋 麻油 薑
秋冬季節,衣著單薄,寒涼風邪侵襲肌膚腠理,小兒戶外活動,出汗脫衣著涼,皆易引起風寒咳嗽。病症表現:多見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疲倦等。
食方:雞蛋一個,薑適量,麻油適量。
用法:將麻油加熱,雞蛋入內,薑切細末放入蛋內,煎熟,清晨空腹食之。
按:雞蛋,益氣,補虛,鎮咳,止逆。薑,祛寒,通竅,止痛,止咳逆。脂麻油,潤燥,息風,滋陰,補虛,降逆,鎮喘咳。
化痰止咳──青蘿蔔頭 絲瓜 竹筍
春夏季節,小兒感受熱邪、風邪,常可引起風熱咳嗽。病症表現,多見發熱、咽痛、頭痛、鼻塞、無涕痰黃稠、咳嗽等。
食方一:
青蘿蔔頭(帶蘿蔔纓之部分,約二寸許),絲瓜,約五寸許,竹筍,約三寸許。
用法:青蘿蔔、絲瓜、竹筍洗淨,共入砂鍋內,加水5飯碗,武火煮開,文火煎50分鐘,取湯,中午午、晚上,各飲5湯匙。
按:蘿蔔,清熱、順氣、化痰、止咳、溫中、潤肺、利咽。絲瓜,涼血、消火、化痰、祛濕熱、鎮咳。竹笋,降濁、舒膈、祛痰、清熱潤燥、利咽。
三味相合,可善療風熱喘咳。
食方二:
青蘿蔔(適量)、苦瓜(適量)、杏仁二錢、煮水飲。每日飲三至五次,每次飲三至五湯匙。
按:《隨息居飲食譜》云:「萊菔(蘿蔔),潤肺化痰,祛風滌熱,咽喉諸症。《本草綱目》云:「苦瓜,清熱,解毒」。《日華子本草》云:「杏仁,消痰,止咳」。
三味相配成方,有利咽、潤燥、清熱、滌痰、解毒之功效,故善療風熱咳嗽。
咳嗽──風寒、風熱、燥火、痰濕
小兒肺臟嬌嫩,易感風寒。小兒官竅纖弱,難禦病故,寒風犯肺咳喘起,肺傷痰壅生「時疾」。春季易傷風冬季易傷寒,慈母善護養,時邪不相干。
風寒之邪,多相兼而生。受風多生寒,感寒則生熱,故,風寒「時症」,多表現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倦怠,頭痛等。
咳嗽,乃小兒常見病症。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可引起咳嗽,內傷臟腑,可導致咳嗽,故,外感內傷,皆可釀成咳嗽而致生病。
古人,以咳嗽有聲而無痰,日咳;無聲有痰,日嗽。《黃帝內經》云:「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濕,咳而為嗽也。」咳嗽一症,多因風寒,風熱傷肺,肺氣虛損而咳,肺陰失調生痰。常因燥火克金傷陰,脾土濕盛生痰。咳嗽之症,單咳無痰,則為「乾咳」,乃肺陰受傷,津液受灼所致。咳嗽有痰,則為「痰咳」,乃痰濕內蘊,肺陰失和所致。小兒咳嗽,一是「風寒咳嗽」為「風熱咳嗽」;一乃「燥火咳嗽」;一系「痰濕咳嗽」。
風寒咳嗽:宜協調臟腑,以養華蓋肺陰。
風熱咳嗽:宜疏調經脈,以清臟腑之熱。
燥火咳嗽:宜調節陰陽,以宣肺臟氣機。
痰濕咳嗽:宜強健運化,以助肺氣暢達。
小兒之「時症」,「時邪」,若明其證,治之速,法之當,則可求其安,見其效。
治宜──
風寒咳嗽:運五經(拇,食,中,無名,小指之指腹),補脾土(拇指尖至指本節末部位之橈側是穴),補肺金(無名指指腹部位),推三關(手臂橈側,自腕橈部位至肘橈部位是穴)諸穴,各推56次為宜。
風熱咳嗽:逆運八卦(手掌之外緣一周),清肺金,清天河水(手臂之手掌面,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是穴),退六腑(手臂之側,自腕橫紋至肘部鷹嘴處是穴諸穴),各推64次為宜。
燥火咳嗽:分陰陽(手腕橈側及尺側之連線橫紋是穴),清肝木(食指指腹是穴),清肺金,揉精寧(無名指,小指本節與掌骨接連處上一寸處是穴),清天河水。諸穴,各推64次為宜。
痰濕咳嗽:清脾土,退六腑,清肺金,運八卦。諸穴,各推49次為宜。
按:小兒外感風寒,多系衛表陽虛,風寒之邪,侵入肌膚腠理,經絡傳導受阻,氣血流注不和,釀成外感病邪。故,衛表不固,營裏失養,風寒侵襲,導致陰虛內熱,則成咳嗽,症見「時邪」。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