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帶着對抗去訪華

美國的盤算,是國務卿訪華可以「增進了解、減少誤判」,起碼恢復雙方一個正規且高層的溝通渠道;而最主要目的是安排稍後的習近平、拜登高峰會議。在另一場中美元首會晤前,兩國之間的緊張局面都不會出現任何轉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紐約時報》中文網6月17日報道的第一段是這樣說的:「為了減緩中美關係的不斷惡化,國務卿布林肯將於周日開啟推遲已久的訪華之旅。但中國愈發強硬──有時全然敵對──的立場表明,他此行的主題不僅在於緩和,也在於對抗。」

《紐時》向來準確掌握華府風向,其報道直指布林肯訪華「也在於對抗」,說得坦白,也是事實。可以說,美方藉報道間接向北京放話:美國跟中國談並非純粹為了緩和,也會對抗。

「緩和」為爭取時間積累對抗本錢

談談打打,將是往後中美關係的主軸。布林肯訪問大陸後,其他幾名華府官員相信將陸續訪華,拜登跟習近平再次會面也應為期不遠;但以此解讀中美關係回暖或重回正軌,相信都是一廂情願。中美雙方「緩和」只是多爭取時間,為「對抗」積累更大的本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布林肯在本周一會面後表示:中國尊重美國的利益,不會挑戰或取代美國,同樣美國亦要尊重中國,不要損害中國的正當權益。很明顯,這種論調是求緩和。

至於布林肯在會面後則表示,美國沒有試圖在經濟上遏華,但他也表明關切中國「在新疆、西藏與香港的人權侵害;北京在台海、南海及東海的挑釁動作」。這番話顯然是求對抗。

布林肯起行前,白宮不斷向媒體發出此行目的在重新鞏固與北京的關係。唯中美雙方都心知肚明,兩國之間的互信基礎薄弱,布林肯之行能達到什麼目的?北京在一拖再拖、極不情願的情况下在此刻同意布林肯來華,又希望得到什麼?

中美之間爭持的幾個議題,包括台灣問題、中美貿易、俄烏戰爭等,雙方都存在重大分歧,大家都找不到妥協方案。在外交桌上,彼此都仍希望能表達善意;但事實上在布林肯出發訪華前,中美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間諜氣球事件、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中方斷然拒絕兩國防長對話;5月底美國印太司令部發聲明指,解放軍一架殲-16戰機故意逼近美軍偵察機,製造危機;另一手是美國參議院出招,其外交關係委員會投票通過一個名為「結束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法」法案,令中國在多個國際組織內不能再享有優待地位。

美國的盤算,是國務卿訪華可以「增進了解、減少誤判」,起碼恢復雙方一個正規且高層的溝通渠道;而最主要目的是安排稍後的習近平、拜登高峰會議。在另一場中美元首會晤前,兩國之間的緊張局面都不會出現任何轉機。

拜登上台後,對華政策跟其前任特朗普的最大分別,是華府重視與盟友關係。拜登政府致力拉攏、整合美國在全球的盟友網絡資源,試圖組成一個圍堵中國的「反中大聯盟」。但事態發展是,不同聯盟內都有「異見」國家,它們並不希望完全站在美國一邊跟中國對抗,更不願與中國脫鈎。經一番博弈後,現在華府對中美關係的定位是競爭而非衝突,是選擇性地「去風險」(derisking),而不是全面脫鈎(de-coupling)。

中美之間爭持的幾個議題,雙方都存在重大分歧,大家都找不到妥協方案,只是在外交桌上釋出善意。(布林肯Twitter圖片)
中美之間爭持的幾個議題,雙方都存在重大分歧,大家都找不到妥協方案,只是在外交桌上釋出善意。(布林肯Twitter圖片)

目前實力對比下 中國仍需跟西方合作

中國對布林肯之行,又希望可以得到什麼?中美關係已無法「回到從前」,相信北京是充分了解,唯「不再友好」並不表示「不能合作」。在目前的實力對比下,中國仍需跟美國和西方保持合作關係,尤其經貿和科技領域。BBC中文網引述美國前國安會台灣、中國及蒙古事務主任Ivan Kanapathy稱,北京「容忍」布林肯訪問,是希望稍後與美財長耶倫會面,因北京認為耶倫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耶倫6月13日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時表示,與中國脫鈎是「巨大錯誤」,因為美國人從中美貿易得益甚巨,中國民眾也同樣得益;與華貿易為美國經濟帶來積極影響。

配合「不脫鈎」的新對策,美國商務部計劃容許韓國三星及台灣台積電維持在中國大陸的晶片代工業務。去年10 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大陸半導體業實施限制時,已特准上述兩家公司一年豁免期,最近傳出拜登可能同意再延長。對中國來說這是大好消息,也是北京願意與美方重啟對話、緩和局勢的原因。

事實上,沒有了中國這個大買家,對半導體業確實會造成打擊,美國幾個盟友都表現得十分猶豫,其中荷蘭就曾公開申明,不會跟隨美國限制對華出口晶片製造設備。

為全面封殺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拜登政府手法之狠絕不下於特朗普。美國商務部去年10月7日宣布一系列晶片出口管制措施,除了限制中國取得先進運算精片、發展超級電腦,及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能力,美國主要目的是要令中國的半導體業倒退幾年;即使中國最終可以突破困境,唯這幾年的禁制措施也足以重創中國,穩固美國領先地位。

特朗普年代以打貿易戰拉開中美對抗序幕,然而貿易戰成效非常有限,過去幾年中美貿易不但未受影響,中國對美貿易反而繼續維持龐大順差。到拜登政府上場,美國對華策略開始變得更針對性,對準具戰略價值的產業下手,重點在阻止中國於科技領域上超越美國。

內地智庫機構以40項指標比較中美差距,得出的結果很有參考價值。2018年該機構在其報告《填平第二經濟大國陷阱:中美差距及走向》中得出的結果是40項指標中,美國有70%的指標領先,中國則有30%;兩年後,同樣是40 個指標,美國仍然領先,但優勢收窄,指標中有68%領先,中國則佔32%,其中科技、教育兩個領域,中國跟美國差距最大(見〈40個指標透析數據裏的中美差距:真的巨大〉,2020年9月3日「新浪財經」)。

在「創新指標」一項,依國際創新體系的13個常用指標分析,中國在6個數量指標領先,包括研發人員、科技期刊論文、工程技術論文、專利申請量、高科技產品出口及世界500強企業;美國領先的則有7項:國際論文、論文被引用次數、研發經費、國際專利申請、國家創新指數、世界100強大學及世界500強品牌。

在教育實力方面,中美之間的差距更大:全球百強大學,美國是中國的6.7 倍(美國40家,中國6家;這是2019年數字,近年中國可能多些);著名大學與教授之間的差距就更大,研究機構認為這是最難縮小的差距之一。

在教育實力方面,中美之間的差距大。研究機構認為這是最難縮小的差距之一。(Shutterstock)
在教育實力方面,中美之間的差距大。研究機構認為這是最難縮小的差距之一。(Shutterstock)

中美競賽裏 香港可發揮極大作用

此外,教育支出佔GDP(本地生產總值)比例,美國是中國的1.3倍;頂尖科學家,美國是中國的4.3倍;接受留學生,美國是中國的2.2倍;高校入學率,美國是中國的1.8倍。科技競賽是人才競賽的延續,沒有人才,科技就很難取得突破。很明顯,於這場中美角力賽中,內地必須在教育及人才方面急起直追。

有一種意見認為,內地高校不改變體制和文化,只通過快速引進等技術模仿,使所有量化指標都快速上升,就自我認定已經(或接近)國際一流水平!很明顯,這只是在指標上做出「成績」,但實際上卻未能達到培養一流人才的目標。

高校發展、科研、人才培訓等,香港的成績相當驕人。內地近20年透過院校合作,引入香港高校進內地發展,都取得驕人成績。在中美競賽過程中,香港在這方面可以發揮極大作用。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