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自古以來是海上交通要衝,位處青山和九徑山之間的青山灣(舊稱屯門灣),向內陸凹入,呈三角形,是天然的避風港,吸引漁船聚集。1960年代香港人口激增,政府決定發展衛星城市,屯門是其中一個選址。1971年開始在青山灣填海造地,原來的海灣被填成一條明渠(屯門河道),昔日的海灣變成新市鎮。不少漁民交還船牌,換取上樓居住,浮家泛宅的風貌逐漸褪色。
由三聖村到三聖邨
青山灣畔曾有一條村名「三聖村」,1919年通車的青山公路(荃灣至青山段)在旁經過,令該村成為外界進入屯門之大門,因而繁盛起來,漁民到來出售漁穫。其後出任新界民政署長的漢學家彭德(Kenneth M.A. Barnett),將青山灣一帶易名「三聖墟」。
1970年代政府為配合發展新市鎮,建造一條連接荃灣和屯門的快速公路,以及在青山公路旁填海,需要清拆三聖村。村民經過一番爭取,終獲遷往老鼠洲徙置區及1971年落成的新發邨(原稱青山邨,現已拆卸,建成私人住宅「瓏門」)。1980年政府在青山公路旁的填海區興建三聖邨,安置上岸生活的漁民。
崇奉三教的廟宇
三聖村、三聖墟和三聖邨的「三聖」,來自附近的三聖廟。該廟本稱「聖廟」,由李法文法師成立的普濟會興建,位於青山灣麒麟崗上。普濟會崇尚儒釋道三教教義,拜祭孔聖先師、太上道祖和釋迦牟尼三教教主,因此被稱為「三聖廟」。儘管青山灣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該廟至今仍保持1921年落成的模樣,全以花崗石築砌,現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廟宇呈三進三開間設計,每進一殿,要踏上頗高的台階。第二進是三聖殿所在,三聖的對面是護法殿,置有三教的護法神,包括文曲魁星、王靈官和韋馱尊者。三聖殿的背後有一座紫微大帝像,手執「紫微正照」印,騎着瑞獸,造型巨大且特別。紫微是星宿神,後被道教吸收,成為「三清」下「四御」之一。民間認為它有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之能力。
第三進供奉眾多神像,在神龕內排列,當中最著名的是玉皇大帝和觀音菩薩,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的玉皇大帝誕和正月廿六日的觀音借庫最為熱鬧。在第二進和第三進中央各擺放一個巨大陶罈,內存符水。昔日的水源來自山溪,今天卻是自來水,但無減善信的渴求。
該廟流傳一個故事,說日治時期有日軍入廟想抬走銅鐘,以熔掉來鑄造軍火,怎料合數人之力也搬不動,只好罷手。這銅鐘現已收藏起來,今天所見的是新鑄的鐘。廟內還有不少值得參觀文物,例如一批民國十年的對聯,其中一對由元朗博愛醫院、合益公司和晉源押等贈送。
麒麟石的靈異
三聖廟下方原有三聖村,現因發展新市鎮而拆卸,但尚有一塊三米多高的大石沒有清除。政府於1981年在此豎立紀念碑,以中英文介紹此石:「屯門三聖墟村未填海前,其岸線原以此石為界,謹泐貞珉以追憶舊日漁村,並象徵新市建設」。此石又稱「麒麟石」,是青山灣填海前的海岸線標誌,然而政府是否為了顯示昔日的海岸線而保留它呢?
坊間流傳,政府於1976年擴建青山公路時曾計劃炸毀此石,但工程期間發生多次工傷,更有負責新界事務的外籍高官之子意外身亡。當地居民認為工程冒犯鬼神,又說此石具有靈氣,觸動不得,結果政府修改路線,避開大石,並將該處闢為麒麟崗公園。
漁民傳統信仰
漁民普遍信奉天后,在屯門區就有三間天后廟,分別是屯門舊墟(今屯門公園對岸)的后角天后古廟、三聖村舊址的青山三洲媽廟(天后像來自台山三洲),以及位處漁船出入水道的沙洲天后宮。三廟雖然同奉天后,但誕期各異。后角天后古廟在農曆三月廿三日,青山三洲媽廟在農曆四月十二日,沙洲天后宮則在農曆六月初八,此舉可避免漁民分身不暇。
在青山灣對面的大嶼山沙螺灣,建有把港古廟,供奉洪聖大王,亦是青山灣漁民敬拜之地。每年農曆七月中的誕日,他們以花炮會名義到賀,可見兩地漁民關係密切。
漁民面對風浪,難免遇上意外而死於海中。每年農曆七月盂蘭節,青山灣的漁民請喃嘸師傅做法事,超度亡者。其中有一環節是出海祭水幽,他們乘坐漁船在屯門避風塘一帶來回行駛,沿途化衣和撒元寶,尾段走出避風塘,放下一隻裝滿元寶的紙遊船,象徵接載孤魂往生極樂。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