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曾先後出現三個規模不大的墟市,分別是舊墟、新墟和三聖墟,其後都因為政府發展新市鎮而消失,墟市面臨的海灣已變成陸地。雖然如此,這三個墟市至今仍被用作地名,顯示在地圖上,但置身其中已看不見墟市痕跡了。
舊墟與新墟
陶氏族人於元初遷入屯門開村立戶,成為區內大族。他們曾經營鹽業,與漁民交往緊密,明朝年間(600年前)雙方合力在青山山腳的屯門灣西岸興建天后廟,以祈天后保佑平安。廟宇所在之地為對外交通要衝,有墟市在此形成,供漁民和商販交易,其後到來定居的人增多。
天后廟背靠小丘,位處入海之口,如角伸出,人稱「口角天后廟」,後來改稱「后角天后古廟」。廟內有一口鑄造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鐘,為廟宇的擴建年份。廟內除了供奉天后外,亦有財神和金花夫人等,反映出昔日民間所信奉的神祇。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不久,開始興建交通幹路連接大埔、元朗和屯門等重要鄉鎮,帶動了新界的經濟發展,亦令大埔、元朗和屯門的新墟市繁盛起來,逐漸取代舊墟。
屯門的新墟於1900年形成,位於屯門灣北端,與舊墟相隔不遠,其時已有人口250人。1919年全線通車的青山公路經過新墟,交通方便,吸引各方村民到來買賣。1930年代筆名「江山故人」的黃佩佳撰文介紹新界風土名勝,提及屯門新墟時說這是一小市集,房屋多為兩層高,「此中有橫街小巷,商店叢立,所業為布疋、雜貨、豬肉、菜蔬、海鮮、理髮、茶市、藥材等。」另外黃佩佳又提到新墟一些地方,現今尚存的有福音堂(中華基督教會屯門堂)、拔臣學校和仁愛醫所(仁愛堂),前二者曾經歷搬遷。
新市鎮的發展
英國管治新界初期,青山(今稱屯門)歸屬北約理民府管理。戰後的1947年,元朗獨立成行政區,管轄元朗和青山兩地。1964年青山被選為其中一個要發展的衛星城市,翌年脫離元朗自成一個行政區。青山灣開始進行第一期填海工程,原來的三角形海灣變成了今天狹長的河道,在新填海地興建大批公營房屋,舊墟、新墟和三聖墟的舊屋亦陸續被清拆。
政府將舊墟所在地留作工業區,1971年在此建成屯門首座公共屋邨,名為青山邨,後改名新發邨。1973年為配合港督麥理浩宣布的「十年建屋計劃」,進一步將衛星城市發展為新市鎮,此時政府以「屯門」取代「青山」作為新市鎮的名稱。當大興邨、三聖邨、安定邨和友愛邨相繼落成後,市區居民源源不絕遷入生活,外界開始接觸和認識屯門這個偏遠地方。
與此同時,政府興建屯門公路連接屯門藍地及荃灣柴灣角,方便居民出入。首期工程是一條三線行車道,1974年動工,4年後完成,但未能應付交通所需。第二期工程緊接展開,1983年通車,這是一條長約17公里的雙程三線行車道。公路沿着彎曲的海岸線而建,岸邊只有少量平地,大部分路段在斜坡上開鑿,對工程人員來說是一大考驗。
新市鎮最初的概念是讓居民自給自足,但屯門的就業機會無法滿足區內大量勞動階層,加上工作模式開始轉變和工廠北移,許多居民要到區外尋找工作,坐長途車往返,令青山公路和屯門公路的交通不勝負荷。其後屯門公路重建和增加交通幹線,情況才有改善。
墟市今貌
后角天后古廟是屯門舊墟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築物,見證了舊墟的變遷。由於填海築路關係,該廟曾位處低窪之地,每當雨季來臨,廟前泥濘一片,善信進香不便。2002年政府重鋪廟前廣場,2013進行美化工程,加建牌樓和花炮展覽館,景貌煥然一新。
雖然天后古廟範圍寬敞,距離西鐵屯門站不遠,但由於被工廠大廈包圍,人流稀疏,很少人專程到來,香火不及從前,只有農曆三月廿三日的天后誕才見熱鬧。
新墟曾經是屯門的商業中心,1961年起設有銀行。不過因為配合衛星城市發展,1966年開始平整土地,新墟大街的樓房拆卸重建,至1982年所有舊屋都已消失,取而代之是一間新式的新墟街市,昔日的仁愛診所亦變成偌大的仁愛堂賽馬會社區及體育中心。
屯門新市鎮的市中心設於新填海土地上,與舊墟隔河相對,建有公園、圖書館、大會堂、法院和其他政府設施。其後因興建連接屯門的西鐵,當局於2002年將新發邨和旁邊的新墟遊樂場一起拆卸,留給西鐵興建屯門站。車站上蓋現已建成住宅物業瓏門及 V City 商場,無法令人聯想舊日的墟市和後來的屋邨景象。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