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徐立之:發展創科需要生態圈(eco-)而非經濟圈(econ)

賺錢太容易,錢搵錢比技術容易很多。不過這種模式難以長久,因為投資有盡頭,始終要靠新的產品。
香港有不少科學家享譽國際,本港卻未有於國際創科界立足之地。姑勿論美國創科搖籃——矽谷,環顧亞洲,韓國、日本、台灣、甚至印度皆走在香港前面。

生態圈比經濟圈重要

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指出,香港的科學並不落後於韓國、台灣等地,只是由創新科技所產生的經濟價值相對少。他認為香港經濟好是原因:「賺錢太容易,炒股炒樓已可賺錢,錢搵錢比技術容易很多。」不過他表示,如此模式難以長久,「因為投資有盡頭,始終要靠新的產品。」
他指出,投資科技與科技股不盡相同,後者只是買賣股份賺錢,而前者則以科技發展新經濟。他認為,香港創科條件充足,不論科學、教育、資金、法制等客觀環境,「每個環節單獨來看都相當理想」。但他指出,促進創科發展需要生態圈(ecology)環環相扣。他笑稱,現在的 eco- 並非生態,而是 economy(經濟),只想着如何賺錢,環節之間缺乏連繫。
香港化學家支志明是香港首位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得主,他和團隊開發了可應用於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嶄新材料,有關知識產權獲韓國企業三星收購。徐立之形容,香港的創科上游和基礎科學成績相當不錯,但技術轉移木方面則力有不逮,反而讓跨國企業捷足先登。此外,發現 OLED 的美國物理學家鄧青雲同是香港人,讓徐立之對香港的科學發展充滿信心。

交流平台孕育創新

徐立之表示,過去香港忽視長線投資,因此難以支撐長期經濟發展,錯失很多機會。然而,他樂見目前社會上的創投基金及天使投資日趨普及,讓有志者不論老少皆能加入創新大軍。去年10月,馬雲旗下的阿里巴巴推出「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出資 10 億協助本地青年創業,便是一例。徐立之更指,部分有心人如利豐集團榮譽主席馮國經,不定期舉辦科技早餐會,聚集不同界別人士集思廣益、分享新知創見。
徐立之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師友。因為創業不只是一腔熱誠、意念創新便會成功,其中還需要營商、推銷、管理等經驗。眾所周知的創業搖籃矽谷的成功,其中一大原因是資源集中、交流平台完善,即使是普通咖啡店亦能撮合投資者與創業者。他指出,坊間的共用工作空間近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過去五年由幾家發展至40多家。這些創業社群提供創業家互相交流的平台,例如 CoCoon 便成功凝聚近萬名創業者、投資者及程式開發員,有助推動初創企業發展。

政府支援循序漸進

民間的創業氣氛濃厚,不論大學生、投資者皆躍躍欲試,政府亦乘勢成立創科局,並提出再工業化等理念。於 2016 年《施政報告》,政府首次讓創新及科技獨立成章,投放於創新科技產業的資金達 47 億,其中佔20 億的創科創投基金,將以配對形式與私人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扶助本地創科初創企業;另設五億創科生活基金,鼓勵應用創科以改善市民日常生活。
然而,徐立之認為,資源投放仍有待進一步提升。他指出,香港政府於公共研發撥款佔本地生產總值不足1%,與鄰近地區和國際城市有差距,例如深圳投放近4%,北京更達6%。他笑言:「正如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報告形容,我們當然希望政府給500億。」但他亦明白發展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以色列社會對創新科技相當支持,其中非政府的投資甚至超越政府的支持。(Pixabay圖片)
以色列社會對創新科技相當支持,其中非政府的投資甚至超越政府的支持。(Pixabay圖片)

商界投放不可或缺

至於商界投資,徐立之認為本地企業於研究發展上未見積極,不同於跨國企業如三星、谷歌等皆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在部分國家如以色列,非政府投資甚至超出公共研發開支。這是否更有利發展?徐立之認為視乎不同地方情況而定,例如新加坡政府在創科的投資明顯高於民間投入,分別在於該地政府如何看待創新科技。
徐立之身為科學家,固然重視創新科技。但這個前港大校長同時身為教育家,更深明教育為社會繁榮的基礎。這正是創新科技生態圈不可或缺的一環,徐立之認為,今日本港大學的創新發展不俗,但創業仍未蔚為風尚,原因在於社會並不鼓勵。他期望,港科院能推動更多企業投資自家研究,提供研究職位,這些畢業生才有出路。

橫跨部門協調機制

除了港科院,去年底成立的創科局同樣為本港創新科技發展立下里程碑。局長楊偉雄就任後稱,該局將負責制訂全面的創新及科技政策,結合「官產學研」,促進經濟發展。徐立之認為,官產學研四者難以割分,必須緊密合作。
「是否一個局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當然不是。但這可以提供一個橫跨各部門的協調機制。」他觀察到現時社會對創科發展裹足不前,主要關乎制度問題,尤其是有關撥款的評審機制。早前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的研究報告建議所有新的科研撥款經由研究資助局(RGC)發放,領導這個研究的徐立之認為,今日由 RGC 評審科研撥款的機制行之有效,相反政府的創新及科技基金(ITF)則缺乏評審人才。他指出,後者說的應用研究與前者說的基礎研究事實上沒有分別,「學者同樣知道哪些發明有市場價值。」
港科院於去年 12 月 5 日正式成立,創院院士包括 27 名國際知名學者,規格之高,前所未。徐立之直言:「要做就要做最高規格。」他解釋,若只是成立一家普通科技公司,即使表現如「香港科學會」般出色,國外科研機構亦不視之為對口單位,往往難以有緊密的溝通和合作。透過港科院,他期望能表揚本地往績彪炳的科學家,並讓年輕人有前人足印可望可即,對未來更有把握,從而鼓勵更多年輕人入行。

年輕人應追隨熱誠

徐立之認為,今時今日已再沒有多少工作能保證一輩子安穩,年輕人只要做到自己喜愛的工作,對社會有所貢獻,已經很有意義。他形容,走科研、創新的路比入醫學院做醫生更難行,因畢業後找工作亦非易事。「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最重要是追隨自己的熱誠,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開心。」他這樣勉勵年輕人。
在港科院未來發展上,他希望學者更多面向社會。「我們將會開展更多聯絡工作,科學家應更多向社會展示自己的發現,促進交流和科學普及化。」不過徐立之又指,這屬於長遠發展,難以一蹴而就,需要時間慢慢培養整個文化風氣。而且他認為,快速達成的成果往往不能生根,曇花一現,亦非香港之福。他以烹煮米飯為喻:「總不能常常掀蓋看熟了沒有,否則一定不熟。」他希望市民能相信機制。
(原刊於香港中華總商會會刊《商薈》2016年4月號)
(封面圖片:灼見名家;Pixabay)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