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福會聯同大學推育兒課程 改善多代家庭溝通成效顯著

香港家庭福利會邀請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設計「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教育姻親共職携手培育下一代,對於提升家庭幸福度成效顯著,將為社福界安排更多專業培訓。

香港家庭福利會(家福會)自2015年起推行「婆媳緣·祖孫情」多代家庭教育及支援計劃,為多代家庭成員,如祖父母及父母提供援助,建立支援網絡,携手合作培育下一代。2019年,更邀請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組成研究團隊,設計「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分別為(外)祖父母、父母及中間人(男士)製作3套訓練課程,以提升兩代人在育兒和建立和諧家庭方面的協調和分工。

課程有5大主題,包括「知己知彼」、「將心比心」、「姻親互補」、「同舟共濟」及「同聚共樂」。課程完成後,研究團隊在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間收集數據。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崔志暉博士指出,結果均顯示課程對不同組別的參加者,改善多代家庭溝通有顯著成效,不單促進兩代在育兒上的協作,而且讓孩子表現更多正向的行為。

2022年5月「家福月」倡議實踐「最緊要一家人」的精神,為提升家庭幸福努力。(家庭福利會圖片)
2022年5月「家福月」倡議實踐「最緊要一家人」的精神,為提升家庭幸福努力。(家庭福利會圖片)

改善姻親關係  提升共養自信

家福會表示,參加者完成課程及課程結束後3個月,在大部分成效指標都達到顯著改善。祖父母和父母組參加者在「兩代親職合作」、「親職效能感」、「兒童正向行為」及「家庭幸福度」4方面都顯著上升。至於男士(中間人)組參加者,在「兩代的親職合作」、「親職效能感」及「處理姻親關係」都顯著上升。

另外,參加者十分滿意課程,認為課程內容有助他們改善多代家庭關係。在「了解跨代共同育兒的重要性」的指標評分方面,祖父母組和父母組都給予了該組別最高的評分,分別為4.5分和4.29分。在「對參與者是否有幫助」評分方面,祖父母組和男士(中間人)組都給予了該組別最高的評分,分別為4.5分和4.19分。

參加者除了學會以兒童的健康成長作為兩代合作的目標外,更掌握到處理衝突的技巧,避免在兒童面前衝突,較多合宜角色及配合時機,與家庭成員正面互動或溝通。

另外,大部分參加者強調名為「兩代紅綠燈轉危為機法」情緒管理策略、「知己知彼」及「將心比心」這兩個課題,最有效協助他們面對多代或姻親關係問題。兩代也明白了彼此成長背景的差異,主動學習尊重及信任,均有效提升兩代共同教養的自信心或親職效能感。

家庭福利會總幹事葉潤雲指出,家福會將為教育界和社福界同工,定期安排更多專業培訓。(家庭福利會圖片圖片)
家庭福利會總幹事葉潤雲指出,家福會將為教育界和社福界同工,定期安排更多專業培訓。(家庭福利會圖片圖片)

曾潔雯博士:多代育兒需要跨界支援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博士指出:「多代育兒好比為船舵,家庭是由每位家庭成員在航行時合力控制,改變或保持家庭發展的航向。養育新一代,家人必需要同心協力,有商有量,才能保持家庭穩定暢順地駛向目標。」她也建議教育界和社福界要積極擕手,支援多代育兒及推廣多代家庭教育,以惠及更多有需要家庭。學校亦要在課堂內外積極推動和加強跨代育兒教育。

鑒於「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研究結果正面,家福會會為教育界和社福界同工定期安排更多專業培訓,以及提倡跨界別合作,讓他們了解和掌握推動多代育兒的知識和技巧。此外,亦會繼續加強男士(中間人)的支援,包括為他們提供更多實用課程和服務、提升與妻子和父母的溝通技巧;以及為家庭製作自學的資源套及安排活動,讓家庭成員一同參與、學習,加強彼此的溝通和聯繫,共建和諧家庭的關係。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