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服務的「房中大象」

我讀了、聽了這麼多討論,竟然找不到有人提出以下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安老服務這種涉及全社會和人的基本福祉和尊嚴的服務,為什麼會是由市場提供,而不是一種基於稅收的公營服務?」
筆者最近為了《資本的衝動》一書的英文版和內地版忙得不可開交,是以沒有在網上貼文已久。但最近讀到由劍橋護老院醜聞引發的討論(也包括電台節目中的聽眾來電),深感香港人受「新自由主義」洗腦之嚴重,故多忙也要發表一下意見。
 
日常英語中有一個名詞叫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意指眾人在分析或爭辯一個問題時,往往把最重要、最明顯的部分(就如站在房子中央的一頭大象)完全忽略了。這可能來自我們認知上的盲點,也可能來自感情上的抗拒,或是多年來被洗腦的結果。就香港安老服務的討論,我認為屬後者居多。
 
我讀了、聽了這麼多討論,竟然找不到有人提出以下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安老服務這種涉及全社會和人的基本福祉和尊嚴的服務,為什麼會是由市場提供,而不是一種基於稅收的公營服務?」這便是我所指的「房中大象」。
 

自由經濟不等於一切

 
自幼被「自由經濟至上論」哺養的人,必然會像膝蓋被醫生的小錘敲打一樣作出直接反應:「這種無知的建議有違自由經濟原則,所以絕不可取!」可他們卻忘記了,香港的郵政服務、消防服務、供水服務、氣象服務、免費教育、公營醫療制度、公共房屋政策、康文署轄下的公園、圖書館、博物館、漁護署轄下的郊野公園等等,全部都有違「自由經濟」的原則,因此都絕不可取!
 
筆者多年來不斷強調,由瑪嘉烈‧戴卓爾(Margaret Thatcher)和朗奴‧列根(Ronald Reagan)兩人於上世紀80年代所發動的「新右回朝」(Return of the New Right),對世界的遺害至今未減。這趟權貴復辟一項最犀利(也對基層傷害最大)的武器是「私有化」,而它的理論後盾則是「芝加哥經濟學派」(佛利民、貝克、張五常、王于漸、雷鼎鳴、陳家強、曾俊華、黎智英、楊懷康…)所鼓吹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哲學」(Neoliberalism):「市場是最聰明的!」、「市場最有效率!」、「市場可達至社會資源的最佳分配!」等等。索羅斯(George Soros)稱這套教條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我則直截了當稱之為「市場萬能論」或「市場迷信」。
 
拙著《反轉經濟學》對這個問題已有較詳細分析,故在此不贅。在去年底出版的新著《資本的衝動》之中,筆者則恰好談及了安老服務這個題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書中第廿二章〈第二次分配與公共財〉看到我的分析。簡言之,「幼有所依、老有所養」是任何一個良好社會的基礎,在實現這些目標時,我們千萬不要被「市場至上」的歪理所蒙蔽。

李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