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即社區──友善社區學校的嘗試

我們相信只要更多學校願意嘗試不同程度的社區參與,將可幫助社會可持續發展並形成社區友善文化。

美國當代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認為「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如果將兩者結合,可理解為「學校即社區」。學校是社會的縮影,讓學生只限於學校的空間去體驗縮影版的社會,還不如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走入自己生活的社區了解各種議題,透過直接的經驗去學習。近年,海外對社區導向的學習模式甚具興趣,各種社區學校隨之而興,從策略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6種:主要有「學術為本的社區服務策略」、「公民學習策略」、「環境教育策略」、「地方為本式教育策略」、「服務式學習策略」及「工作為本式學習策略」(註1)。唯香港教育界有關社區學校的嘗試則較少。

2016年至今,本校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本,以資源分享的理念,開放學校空間建構「社區創客共享空間」,善用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的資源,先後推展「智能長者」青少年科技大使計劃、「SELF·新·活」計劃、「長幼適簡」計劃,連繫學校周邊範圍的社區資源為青少年和長者,建立跨界別協作平台。當中協作平台結合社、校、商、官、堂,實踐資源分享的理念,為年輕長者提供多元化的課程,也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體驗式學習及服務學習機會,當中我們主要以學術為本的社區服務策略(註2)、地方為本式教育策略(註3)及服務式學習策略(註4)嘗試建設一所友善社區學校。

回顧以上3個計劃合共7年,我們嘗試總結一些想法與經驗分享如下:

友善社區學校的信念

友善社區學校的核心價值在於以人為本,並以此原則建構學校。友善並不單指態度,當中包含尊重、開放、自主的價值。因此,學校需建立一個包容性的環境,鼓勵持份者互相學習,欣賞彼此差異。此外,友善社區學校強調社區參與資源共享,學校應該主動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包括當區店鋪、非牟利組織及社區領袖等。

友善社區學校的教師透過加入社區元素設計適合的課程,不斷反思自己的角色,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與學生、家長和社區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迎接瞬息萬變的社會需要,而學生可打破學習時間及地點的限制,在生活的社區中進行自主學習。所有參與者利用學校提供的平台透過各種服務回饋社區,令學校真正成為社區的一部分,回應「學校即社區」的理念。

開放校園空間,建立友善硬體環境

本校開放校園空間,於地下設立「社區創客共享空間」,重新裝修的過程中,刻意將舒適的設計融入當中,並設計靈活的收納空間以應付不同班組活動的需要,譬如:長幼繩舞操、運動大使義工交流聚會、自務小組會議、長幼家居維修班、校園聚腳點桌上遊戲小組、好空氣社區義工培訓、「屯貨見習生」遊戲體驗、開放校園分享會、長幼DIY手工結他小組等;另外亦會開放禮堂供長幼人士參與各類班組活動,譬如:簡易運動五人棒球、布袋球培訓課程、「長幼適簡」運動大使交流聚會(花式跳繩 x 跳舞)、匹克球培訓課程等。此外,我們亦會開放課室,讓社區內的持份者有機會參與不同的課堂活動,讓長幼一同上課討論人口老化、智能家居、公民義務等議題。以上將校園空間開放的經驗,開闊了我們對公共空間運用的想像,讓學校以不同方式貢獻社區。

體驗式學習,強調第一身經驗

我們嘗試以「1.5公里體驗式學習圈」的理念,以學校為中心點,深入探究區內周邊議題,讓學生學於社區,紮根社區,甚至回饋社區,並以體驗式學習的理念提供多元化活動,讓青少年親身經歷和體驗社區的情況,並透過與社區長者接觸,增加老少溝通機會,幫助他們建立人際關係積累社會資本。同時,以體驗式學習讓青少年服務社區有需要的人士,實踐不同學習領域的知識,為學生提供社區參與的機會,當中包括:屯門河水質監察、健康空氣社區、恆常探訪活動、紅橋小店訪談、社區導賞、屯長行蹤等活動。可參考以下地圖了解活動以學校為中心覆蓋1.5公里範圍: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友善社區學校的3層發展層階

第一層:加入社區元素(about the community)。就學校的課程需要,可以將社區議題加入各科目的教學當中或在社區進行學習活動,令學生學習更貼近生活,加深對社區的了解,譬如中文實用文教學以社區發生的真實事件及時空作背景;另可鼓勵師生進行社區文學散步,同學可以書寫以社區為背景的相關作品;又或利用跨學科專題研習以社區議題作為探究對象。

第二層:與社區組織建立緊密合作關係(in the community)。學校可以與各類社區組織合作,舉辦不同類型探究社區的活動,進入社區深入考察了解社區問題,嘗試就一些區內議題作深入探討並成為持續的關注點,譬如本校與健康空氣行動(Clean Air Network)合作期已超過5年,長期監測區內學校周邊的空氣問題,並與CAN一起帶領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體驗式學習活動。

第三層:組織社區服務(for the community)。學校可透過不同的基金或計劃,於校內自行設立社區中心或聚腳點,為社區人士提供各類班組活動,給予學生更多接觸不同社區人士的機會,共同學習並互相幫助建立緊密的社交網絡,令學校與社區相互結合一同解決社會需要。譬如:本校申請社區共享投資基金於校內開設社區中心回應區內需要。

友善社區學校三層框架。(作者提供)
友善社區學校三層框架。(作者提供)

結語

運用「1.5公里體驗式學習圈」嘗試建立友善社區學校仍屬起步階段,各校如能就他們的需要設定合理範圍貢獻自己所長,開放部分校園,嘗試參考3層發展層階逐步回應區內需要,試想香港中、小學約有1000所,各自進行體驗式活動服務周邊社區,覆蓋面幾及整個香港,我們相信只要更多學校願意嘗試不同程度的社區參與,將可幫助社會可持續發展並形成社區友善文化。

註:

  1. Melaville, Atelia; Berg, Amy C.; and Blank, Martin J. (2006). Community-Based Learning: Engaging Students for Success and Citizenship. Partnerships/Community. 40
  2. 讓學生走出課室,基於學科中所學的知識,回應學校以外的社會問題,從中深化及引證所學,並協助改善社區。
  3. 從社區中物色地點作為學生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從中發掘社區的需要及個人學習興趣,並引入社區人士的參與和協作,為學生提供資源和其他支援。
  4. 將社會服務引入正規的學習課程之內,讓學生透過參與社會服務,從生活中學習。

參考資料:

  1. Melaville, Atelia; Berg, Amy C.; and Blank, Martin J., (2006). Community-Based Learning: Engaging Students for Success and Citizenship. Partnerships/Community. 40
  2. Gloria Gordon. (2005). Academically Based Community Service and Communities of Difference. Retrieved at http://works.bepress.com/gloria_gordon/5/ on 23thJuly 2020.

何樹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