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揚:沒有人天生是反對黨

「香港的政制爭拗,從前我並不理解,現在慢慢看到事情的發展,是制度的問題。」

孫明揚服務港府逾40年,甫畢業便當上政務主任,其後平步青雲,先後身居民政事務局局長、政制事務局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教育局局長等要職。2012年6月30日,教育局局長任期屆滿,無官一身輕,不再身處複雜的政治漩渦之中,唯一顆心依然繫於香江,偶爾撰文受訪,談的總是香港的大小事。

數到香港近年最熱的話題,自是政制改革。特區政制別樹一幟,普羅大眾未必能夠拆解當中奧妙。孫明揚曾經身處「熱廚房」,切身感受體制獨特之處;現在退下火線,以更廣闊的視野宏觀全局。或許,這位前高官能為當前紛亂政局,提出一些慧眼識見。

行政主法不和的深層原因

「香港的政制爭拗,從前我並不理解,現在慢慢看到事情的發展,是制度的問題。」孫明揚緩緩道出多年來的觀察。行政立法關係緊張,乃是香港政局至關重要的問題,多年以來糾纏未清,甚至更有漸趨惡化之勢,高官議員針鋒相對、唇槍舌劍的畫面,屢屢直播於電視螢幕之上。孫明揚指出,《基本法》寫得清楚,任何人都是反對黨,不管與行政官員多友好,議員總得照顧選民的意願。「凡事有果必有因,沒有人天生是反對黨。」

他認為,既然眼前局面是政制意見各方一詞,就應思考背後的深層原因。他憶起從前與羅德丞的一席討論,那時羅德丞留意到香港法律界普遍不信任中國政府,於是深究箇中原因,又向孫明揚分享看法,讓他感受至深。「香港律師唸的是英國的那一套,自他們上課時已慢慢接受了那套思維,所以做事有自己的方式。若硬要他們接受另一套制度,自然格格不入。」他認為,但凡兩套觀念互相衝突,信奉者自然難以和睦相處,政制如是,世上任何系統亦如是。然而,這並不代表兩者永無交好之期,他的哲學是雙方尋求合作之途。「若要世界大同,大家必須互相遷就,你要捨棄一些,他亦得捨棄一些,融合後就有合作的空間。」

羅德丞曾為行政立法兩局議員,有「大羅」之稱,曾著有《政海浮沉錄》。(網上圖片)
羅德丞曾為行政立法兩局議員,有「大羅」之稱,曾著有《政海浮沉錄》。(網上圖片)

「所謂『10個律師有12個看法』,為了替客人爭取利益,很多律師都會花光心思,於每個細節爭論。他們奉行普通法,不看立法原意只看字面,現在着他們考慮立法原意,內心一定難以接受。」孫明揚深明法律界的堅持,譬如面對人大釋法,一眾律師鐵定不輕易讓步。「他們認為是頭上的一把刀,國家隨時喜歡便砍下來。」

互相遷就,這四字說易行難,當前政局氣氛緊張,如要任何一方退讓均是難似登天。「你可以說自己是百年老店,任時間再過300年、400年,你都不作改變。但其實普通法一直在變,譬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早前裁定同性伴侶有權結婚,結果是五票贊成、四票反對,這也是一種改變。」

香港仍處於「民主初階」

談香港政制改革,總離不開三個字──「真普選」,這是泛民主派的願景,亦是去年佔領運動的主軸,同時是一眾抗爭者賴以堅持的理想。對此,孫明揚卻不以為然,更直言這是自找麻煩。「香港人說要自己選出特首,將來便會發現選擇根本不多。你說要找更好的人才代替現任政府,但最終會發現替代的都是如此不堪,全世界都是這樣,你看美國的Donald Trump。」

事實上,很多抗爭者是為了改善體制才站於前線,而非只為選出心儀候選人。然而,孫明揚則認為,即使體制未臻完美,仍有漫漫長路逐步改善。「現在民主還只是『初階』,行出第一步,還有一段長時間可以修改。我們不能只談理想,即使外國的候選人競選時誇下海口,許出種種諾言,但面對現實時亦要妥協。香港也是如此,有些事仍要靠人,我們還未到這一步。」

孫明揚提到的「民主初階」概念,於香港鮮有提及,甚少用以形容香港民主發展。2015年7月2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形容埃塞俄比亞的民主狀況為 “Fledgling democracy”,港媒將之譯作「民主初階」。但究竟何謂「民主初階」?於孫明揚眼中,香港的「民主初階」又是如何的境況?他以自己的孫兒比喻:「我的孫兒八、九歲時,母親罵他兩句,他就說她『侵犯人權』云云⋯⋯這『侵犯人權』是從哪裏學的嗎?不,是與生俱來的。」

不過,他認為「侵犯人權」只是藉口,用以抗拒不喜歡的事情。「正如年輕人爭取民主時常說:『我要自由無篩選,不要阿爺欽點』,說得動聽,卻只是句口號。」他又認為,口號背後實質意思如何,年輕人或許不會深究。「他們一代比一代捱得少,現在這一代幾乎不用捱,一遇不合心意的事,就以為有人要害他們、不尊重他們。」

「我本身亦對國家有不認同的地方,明白不一定要只看國家好的一面,但總不能太負面。不要以為香港是最大的,我們經驗不足,便要借鏡別人。」對於近年有人手揮龍獅旗,口呼重返港英時期,他認為是標準的反叛心理。「18歲以下的青年未經歷過港英時期,卻手持港英旗,這只是反叛的表現。」

放下身段 兩地才能共融發展

一樣米養百樣人,有人手執旗幟緬懷舊時,有人靜坐廣場以身明志,有人站於前線不屈抗爭──也有人眼望北方發展事業。於孫明揚眼中,這群青年既非「反叛」,更坐擁上一代沒有的獨特優勢。「很多年輕人從幼稚園便開始學普通話,說得比我們那一輩好多了。這對他們來往香港與大陸優勢很大。」不過,單單掌握語言並不足夠,地方風土人情各異,文化水平亦見不同,相處之間難免偶有衝突。「正如別人來到香港,即使會說廣東話,也會有很多方言俚語無法理解。如要真正融入,必須放下身段,否則必然孤單非常,譬如國內優才來港讀書,時常亦會格格不入。」

「融合」,又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詞匯。有人認為兩地必須接軌,否則香港將被「邊緣化」;另一批人則擔心香港定位一旦轉變,只會失去原先獨有優勢,最終淪為中國之中一座普通不過的城市。時至今日,一國兩制已走了18年之久,香港又是否經已變調,褪去東方之珠的光芒?「我絕不認同。」孫明揚堅定地說。「你看大陸那麼多股災,常常說國內財雄勢大,又說打造金融中心,硬件倒是造得很快,上海、深圳就是實質的例子,但軟件完全不行。香港就是靠軟件、軟實力,所有範疇都是,這點有目共睹。」

香港依然為內地楷模

他又指,內地於很多範疇上都是取法香港,甚至複製得十分神似,但若論外界會否如信任香港一般信任內地,則是另一回事。「為何所有人都愛到香港購物?全世界都清楚香港的優勢,唯獨有些人誤信傳媒,以為『香港只能靠大陸,無自由行就無客源』。」

「現在做生意的,如保險買賣、合約、法律諮詢、糾紛仲裁,全都在香港處理。」孫明揚表示,雖然國內亦有法律服務,但法院判決程序難以觸摸。「有時法院判決也不一定會落實,甚至根本毫無頭緒法院如何判決。」反之,香港的法律服務根基紥實,過往18年更愈見成熟,隨着內地城市逐漸開放,內地客的法律需求增加,這門生意大有可為。他認為,即使內地打算自行發展一套完善的法規,亦得參照香港。「有些朋友常到內地交流,發覺無論很多公司的設計都是參考香港。」

孫明揚指出,內地於很多範疇上都是取法香港,甚至複製得十分神似。(Shutterstock)
孫明揚指出,內地於很多範疇上都是取法香港,甚至複製得十分神似。(Shutterstock)

「世界城市」地位毋庸置疑

有指香港與內地關係日益密切,如要把握機遇,應重新定位,主力向內地提供高端服務。孫明揚雖同意香港得向內地服務,但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完善。「香港絕對不用重新定位。我們的定位已經相當清晰——世界城市,為世界服務。譬如國際金融中心,上海也能當金融中心,但可以做到香港如此大影響力嗎?別人會到上海上巿嗎?上海的融資能力如何?這不是我們自吹自擂,而是多年來建立的信譽。」

所以,他認為香港人實在不必擔心,長久以來的國際優勢依然存在,應思考的就是如何充分發揮。「中國也視香港為世界城市,國家很大,可以容納不同的國際中心,大家各有長處,最要緊是分工合作,於不同範籌發展。」

香港不能獨善其身

至於近年兩地時有爭執,尤其有聲音指中央正逐漸收緊對香港的限制,屢屢干預香港事務,讓人有感「一國兩制」名存實亡,孫明揚對此不以為然。「當時國家認為香港可以應付大小事務,所以很多事情都刻意不出手,同時希望外界不會覺得國家時刻干預香港。但這不代表國家沒有權利,若說現在出手便是『收緊』,這是本末倒置。」

他認為,近年國家出手干預,背後原因是香港內部事務發展已到了臨界點,傷害到國家的利益。「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很多民主派和激進派都接受這個事實,香港的利益要和國家的利益一致,不能獨善其身。」

「什麼是『50年不變』,就是希望用50年的時間,讓國家發展上軌道,與香港接軌。」孫明揚毫不擔憂,認為兩地終將順利接軌。「現在才過十多年,大家認為尚未接軌亦是正常的,但所謂水到渠成,兩地差異必會消失。」

孫明揚專訪二之一

延伸閱讀:〈孫明揚:任何政黨隊形都比政府好〉(二之二)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