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學習觀

孟子沒有長篇大論講述他的學習觀點,而是以講故事的方式演繹,讓讀者們更容易明白他的觀點。

孟子是戰國時代赫赫有名的著名思想家,對學習有許多精闢的論述。本文嘗試從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兩個角度加以分析,最後再談一談孟子的教學方法。

筆者在本網頁第一篇文章談到「明白」這個概念,指出「明白」的其中一個解析就是:「對有關內容能提出比喻、講故事、模擬以釋出背後意思,解釋意義,尋找意思和意義的規律。」和莊子一樣,孟子經常提出具體比喻或講故事,讓別人明白和學習他所說的道理,下文引述《孟子》的內容充分印證這一點。

母親的培育

以下的兩個故事,讀者可能都耳有所聞。

孟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孟子小時候的模仿性很強,很喜歡重覆別人的行為。結果他的母親要把家由墳地搬到市集屠宰場,最後搬到學堂旁邊。孟子跟以前一樣,還是看到什麼學什麼。他學習莘莘學子行禮跪拜、揖讓進退的禮節。孟母看了,心裏很高興,覺得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孟母三遷。

孟母更重視孟子的教育,除了送他上學外,更時加督促。讀書時,孟子如果稍有怠惰,她都會即時加以糾正。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裏逃學回家,當時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回來,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刀,當著孟子的面,把織布機上的布割斷。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一丈、一匹,織完成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習也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肯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的布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訓示後深感慚愧,趕忙跑回子思那裏專心讀書。從此以後,再也不敢偷懶。孟子發憤用功,後來終於成為一代大儒。

學習態度

孟子認為學習要持之以恒、專心致志、虛心,以及自得。

孟子主張學習要持之以恒。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以「曬一天,凍十天」作為比喻,闡明學習時而勤奮,時而懈怠,沒有恒心,是學不好的。這就是成語「一曝(曝,同暴)十寒」的來歷。

孟子又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孟子》〈盡心上〉)這是孟子列舉的另一個例子,勉勵人們為學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做事做人要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孟子再說明:「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孟子》〈盡心下〉)為學好比一條路:山上的小路只要常常去走,就自然會變成一條大路;研究學問要常用心,不可中斷,如不能有恒而中斷,雜念便把心給阻塞了。

孟子認為學習要專心致志,他以當時全國最善於下棋的弈秋為例: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一個人聽得專心,另一人卻整天在想著拿弓箭射天鵝。結果,後者的成績自然不如前者了。所以孟子指出:「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說,不要心不在焉、要專心致志,才能學習得好。

孟子認為為學要虛心、誠懇。「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門也,若在所禮;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挾貴而問,挾賢而問,挾長而問,挾有勳勞而問,挾故而問,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孟子》〈盡心上〉)孟子希望矯正滕更炫己輕人的缺失,啟發他尊師重道的意念,所以用不屑教誨的態度來激發他。此外,孟子也要求教師虛心求學。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這是孟子告誡切勿自滿、停步於為人師表,要保持多研究多學習的心態,充實自己的學養。

關於自得,《孟子》〈離婁下〉中曾提及:「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軻深深地感覺到,個人的智能與創造性是無法被任何人替代的,於是明確地指出:「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孟子》〈盡心下〉)

由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孟子的「自得」學说,正是那個百家爭鳴時代中,追求學術自由、冀盼個性施展的進步教育觀的突出反映。孟子的「自得」理論,重過程、重個人體驗、重内在的動力,與現今自主學習的理念相當吻合。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學習要立足於自主的習得。

學習方法

首先,孟子認為學習要循序漸進、按部就班,並以流水作比喻說:「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盡心上〉)當中,「科」是小坑;流水遇到小坑,不注滿是不會繼續向前流動。學習也是這樣,只能逐漸積累,而不可隨便逾越。否則,沒有堅實的基礎而幻想一步登天,終將會為自己知識上的缺陷而後悔。「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禮記》〈中庸〉)求學做事,都必須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其次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指出:「心之官則思」,學習還要善於思考。他告誡人們:「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甚至強調:「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當然不是否定書本知識的作用,而是強調讀了書而不勤思考和運用,是沒有效果的。至於怎樣思考?他提出了「由博返約」的原則:「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意思是通過多學,進行詳盡的研究,融會貫通之後,反過來簡要地闡明學問的精髓。也就是在博學的基礎上求精深,做到博與精的結合;要深入,更要淺出。

孟子於《孟子》〈離婁下〉強調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是主動自得,力求融會貫通,自然地領悟於心,這樣學習成效才會顯著,印象才會深刻。

求學不可囫圇吞棗,躁進求速,尚未了然於心,便侈言「不求甚解」,否則即使學得快,也會忘得快。孟子認為學習者應有主動精神,要自覺地積極向學,才會有所領悟。「因為被動的學習是外加的知識,心中並無所得,只有自覺主動地刻苦鑽研,才能透徹地理解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的時候,才能左右逢源。」筆者認為這也是學生學習成就是否理想的最大關鍵,更是現在學習者普遍有待加強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孟子於《孟子》〈告子下〉舉「羿教人射」為例,說明為學必須立志遠大,遵循法則,乃克有成。孟子說:「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當中,「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令人憂心的是,今人多追求速成,想走捷徑,畏懼身受困苦煎熬,逃避長期的磨練,導致猶未學得規矩,基礎不穩,便草率上場表現,效果當然不如人意,更遑論達到理想目標。

孟子的教學方法

孟子的教學方法可綜合而為下列三種:

順應自然——孟子說:「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公孫丑上〉)孟子認為用強硬的方法,逼迫學生學習,和拔起稻苗助長沒有分別,急於求成,反而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孟子覺得人的善性,是一粒潛伏在心中的種子;「苟得其養,則無物不長,苟夫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上〉)養的方法是順應自然,而不是「揠苗助長」。

注重啟發——孟子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教誨人的方法很多,「不屑之教」是孟子激勵學生的方法。沒有一個學生希望老師以「不屑」的手段來對待自己,我們認為在師生關係和諧的情況下,「不屑之教」是教師的「殺手鐧」。

因材施教——孟子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五種教人的方法:第一種是給予適當的點化,讓學生如草木得及時雨的潤化,更加欣欣向榮;第二種是依據學生本來的德性加以培養,使他有所成就;第三種是引導學生發揮才華,使他通達成為有用的人才;第四種是充分的解答學生所提出的疑問;第五種雖然未能親自教授,但會以自己的言行感化學習者。

小結

孟子沒有長篇大論講述他的學習觀點,而是以講故事的方式演繹,讓讀者們更容易明白他的觀點,不自覺地開闊了學習範疇上的視野,這便是大師的魅力所在。

黃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