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拾股市殘局?

股市走勢向下,經濟周期回落,就大叫大嚷要叫停加息、甚至盡快減息云云,背後完全忽略了10年前開始的量化寬鬆殘局及手尾,都從來未有根治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前將全球今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3年以來最低。事實上,經濟動力減慢、甚至衰退風險其實從未有消除,而更大問題是,一旦全球經濟再面臨逆境,政府、財金官員、及央行還有什麼法寶呢?

市場財富累積既帶動經濟獲得短期好景,唯換來是大聲夾惡的政策討價還價能力。股市走勢向下,經濟周期回落,就大叫大嚷要叫停加息、甚至盡快減息云云,背後完全忽略了10年前開始的量化寬鬆殘局及手尾,都從來未有根治過。

對於小市民來說,超低息及銀紙泛濫效應最大影響在於,客觀環境逼成導致一直以為積少成多,儲蓄可以致富的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去提升個人生活及財富累積,已被打破得蕩然無存。持有現金只會是走向貶值,在資產及投資是登上財富捷徑之路大環境下,結果是債台高築,槓桿滲透至各階層。

而最叫人關注者在於,一方面全球家庭債務佔比持續向上,大部分都高於認可機構定出的紅線水平,即不超越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六成以內。而另外就是,個人負債情況正在年輕化。網上購物世界誘人,而在便宜資金充斥下,銀行以至很多貸款平台都間接鼓勵還款條件能力有限的人陷入債網,年輕人債務水平比十幾廿年前為多,但同一時間,經濟結構轉型、全球整體增長趨勢向下,薪酬上調水平持續低企,你說怎麼辦好?

內地官方失業率數字存在誤差問題

內地最新公布的經濟表現指標,談不上有什麼新意,與其糾纏於去年第四季增長跌至6.4%、投資升幅減慢、工業增長遜預期,中國人民銀行要加碼放水等等。數字中,更大問題是居民平均實際可分配收入升幅,已經低於實際經濟增長,這既影響消費能力,亦當然對負債較高的內地居民產生更大問題。換句話說,衡量內地金融體系風險的重要指標,反而是一個最平凡的失業率數字,但對頗多分析師來說,內地官方失業率數字從來都存在誤差問題。

日前舉行的達沃斯論壇,分組討論期間,商界及代表官員均一改去年的樂觀情緒,怕經濟向下之餘,更擔心的是全球、尤其是中國的債務上升問題。席上的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承認企業有債務問題,但隻字不提家庭債務情況。但事實上,過去幾年內地銀行零售市場層面的貸款升幅比企業貸款增長還要大。方星海認為,是高樓價拖低了消費,但調轉問,樓價如向下,在目前中國情況下,影響豈不是更大?這亦是過去10年,全球忽略儲蓄,將現金矮化後的共同問題所在。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