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踐價值投資?

――2019年11月北京大學演講節錄

喜馬拉雅資本管理公司創辦人及董事長、著名投資人李彔為大家剖析,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像巴菲特那樣的價值投資者,那是每天的金融報道沒有告訴你的事。

很高興5年後,有機會重新來到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在這門價值投資課上與大家分享。今天是美國的感恩節,借此機會我要感謝光華管理學院的姜國華教授和喜馬拉雅資本的常勁先生,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學和價值投資的追求者、支持者,感謝各位這些年來對價值投資在中國的實踐的傳播與支援。

另外,5年來,我一直對自己在此講的第一課有點遺憾。那堂課中我們主要討論價值投資的基本理論,尤其是否適合中國,但是對價值投資的具體實踐講得不多。事實上,價值投資主要是一門實踐的學問,所以今天我主要講價值投資中的實踐問題。我想先講講自己理解的價值投資實踐的框架,然後留出時間給大家提問。

學會做5%的投資者

價值投資的基本概念只有四個。第一,股票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權,而不僅僅是可以買賣的一張紙。第二,安全邊際。投資的本質是對未來進行預測,而我們對未來無法精確預測,只能得到一個機率,所以需要預留安全邊際。第三,市場先生。市場的存在是為了來服務你的,不是來指導你的。第四,能力圈。投資人需要透過長期的學習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能力圈,然後在能力圈範圍之內去投資。這就是價值投資的基本思維框架,邏輯簡單、清晰,理解起來並不難,而且在投資實踐中,價值投資是我所了解的唯一能夠為投資人帶來風險加權後長期優異報酬的一種投資方法。也因此,很多人對價值投資都有了解,尤其是因為價值投資界最出名的實踐者巴菲特先生――他過去60年來的成功在全世界引起眾人的關注。但是據實證研究,市場參與者中可能只有不到5%的人是真正的價值投資人。為什麼明白價值投資的人很多,實際從事價值投資實踐的人卻這麼少?今天我主要講講在價值投資的實踐中為什麼知易行難,難在何處?為什麼人們在實踐中會遇到種種問題,遇到問題後又容易被其他方法吸引過去?

讓我們逐一分析這四個概念。

價值投資的前設

價值投資四個概念中的第一個――股票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權,實際是一個制度性的觀念。如果股權可以代表公司的部分所有權,在一個制度下,如果私人財產權能得到真正的保護,那麼對私人財產的使用也就能得到保護,私人財產權也就能夠自由交換。如果財產權不能自由交換,也很難成為真正的權利。例如現金就是一個財產權,因為我們可以隨時使用它,把它變成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對股權交換的保護是一個社會是否保護私人財產的重要標誌。能不能做到這點是由社會本身決定的,和投資人的因素沒有關係。一個社會只要允許這樣的制度存在,就會有價值投資的存在。就目前來看,這樣的制度在我們的社會中確實是存在的,股權交換是被允許的,因此股票是對公司的部分所有權這點是成立的。

第二個――安全邊際,實際是一個方法問題,概念上沒有特別大的歧義。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因為對價值不是很確定,所以要以盡量低的價格購入,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認同。那麼這樣看來,價值投資在實踐中最主要的困難可能來自另外兩個概念,一是市場先生的假設,二是能力圈的建設。

價值投資的障礙

對於市場先生的假設,我們先回顧一下最早葛拉漢教授是怎麼描述他的――他說你可以把股票市場想像成是一個精力特別旺盛、不太善於判斷、不太聰明,但也不壞的人,他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給你吆喝各種各樣的價格,不管你感不感興趣,他都不停吆喝。但是這位市場先生的情緒變化無常,有時候他對未來特別樂觀,價格就叫得非常高;有時候他特別抑鬱,價格就會喊得很低。絕大部分時間你可以對他完全忽略不計,但是當他變得神經質的時候,或者極其亢奮,或者極其抑鬱,你就可以利用他的過度情緒去買和賣。

但是你會發現自己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學校裏,當你讀到市場先生的概念時,你會覺得很有道理,然而一旦進入到市場開始工作的時候,你會發現跟你做交易的對手都是真實存在的人。這些人看起來學歷很高、錢比你多、權力比你大、經驗也比你豐富,個個都是「高大上」,很成功,有些甚至是你的上級,你覺得他們怎麼看也不像葛拉漢形容的那位市場先生。在你和他交手的過程中,短期來看你還常常是錯誤的那方。一段時間後,你不斷被領導訓話、被「錯誤」挫敗,就開始感覺好像自己才是那位傻傻的市場先生,別人都比你厲害,開始對自己所有的想法都產生懷疑。這是我們在價值投資的實踐中會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和障礙。

第二個困難是我們對自己的能力圈的界定。能力圈的邊界到底在哪裏?怎樣才能顯示我真的懂了? 當市場變化劇烈的時候,我買的股票全在虧,而別人的都在漲,我怎麼判斷自己是正確的,別人是錯誤的呢?

今天我主要針對市場先生和能力圈這兩個困難來講四個問題。

第一,股市――關於股市裏面的投資和投機的問題。第二,能力圈是什麼? 如何建立?第三,投資人的品性――無論是巴菲特還是蒙格都曾講過,投資人最重要的是叫”temperament”的概念,這個詞不太好翻譯成中文,我給它定義叫「品性」。品性中有一些是與生俱來的,也有一些是後天培養的。價值投資人具有哪些品性、修養?這些品性、修養應該如何培養?第四,普通的投資人如果不想做專業的投資人,應該怎麼去保護和增加自己的財富?希望這四個問題能涵蓋到價值投資實踐大部分的情況。

新書簡介

書名:《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

作者:李彔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作者介紹

李 彔

著名投資人,喜馬拉雅資本管理公司創辦人及董事長。1966年出生於中國唐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同時獲得三個學位,分別為經濟學學士學位、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及法學院的法律博士。

1997年底,李彔先生創辦喜馬拉雅資本。自1998年1月以來,他一直是公司基金Himalaya Capital Investors, LP的投資管理人。目前為哥倫比亞大學董事會成員和加州理工學院董事會成員。他還是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全球青年總裁組織、太平洋協會和百人會成員。

李彔因其職業生涯和社會活動等曾獲多項榮譽。其生平收錄於史密森尼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Family of Voices」中。2020年,李彔當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近年來,李彔致力於價值投資理論在中國的實踐。2015年和2019年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分別進行《價值投資在中國的展望》與《價值投資的知行合一》著名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