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德體育園的綜合體育場館未落成之前,位於香港銅鑼灣掃桿埔的香港大球場是可以容納最多觀眾的球場,這個前身名為政府大球場的球場,在1994年翻新後增加座位至4萬個,並且在東西兩邊加建可以遮雨和太陽的纖維蓋頂,讓整個大球場提升至可以舉辦更大型的國際體育比賽。而升格了的大球場的租用費也相應提升,為了要提高收入來賺取利潤,當時重建後管理大球場的英國溫布萊管理公司頻密舉辦賽事和活動,令到大球場最重要的資源,也即是那塊草地出現嚴重問題而受到各方批評。最終溫布萊管理公司被政府終止合約,並且由康文署接手管理工作。
增加場館用途
由政府管理,好處是不必擔憂財政開支問題,所以亦沒有要賺取多少利潤的壓力。雖然在大球場的比賽和活動不大多,但場內那塊草地面對的結構性問題始終未能完全解決。到了2013年夏季,幾支英超球隊,包括曼城、熱刺、新特蘭、曼聯等來港作賽期間,剛好遇上惡劣天氣,連日大雨令大球場嚴重積水,原本的草皮變成泥濘沼澤,引來球員、球隊教練和職員的惡劣批評,即時也成為國際負面新聞。
大球場草地難養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東西兩邊的頂蓋遮擋了可以照射草地的大部分陽光。要草地建康生長,每天平均要有5至6小時的日照來維持草的光合作用。此外,草地表面也要透氣通風。如果因辦活動而鋪上膠板來避免過度踐踏,膠板的覆蓋便減少草接觸新鮮空氣而妨礙生長。
為了避免大球場的草地問題,啟德體育園的綜合場館聽說會鋪設人造草。同時會採用可以全封閉的蓋頂,讓場館內活動,例如演唱會的聲音不會流出而滋擾附近民居,這樣便可以增加場館用途而避免成為浪費資源的大白象了。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