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後的「大館」,自今年5月29日正式開放後,旋即成為中環「打卡」新勝地,不少市民、遊客慕名而至。本社專訪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分享馬會活化、營運大館的想法及當中的點滴,再探討香港在文化藝術的發展及馬會的角色,他認為,藝術不一定要「高大上」,關鍵在於你相信什麼(What do you believe)?
大館的定位
談到大館的定位,以及與其他展覽館的分別,張亮表示,大館在歷史上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與其他執法機關不同,因為中區警署建築群內包括三項法定古蹟──前中區警署(執法)、中央裁判司署(司法)和域多利監獄(懲教),這種三合一的功能,由開始運作到交回政府,一直都在執行着。即使是香港其他類似歷史背景的機構,都沒有持續運作的三合一功能。
建築的特色
馬會今次的活化亦採用三合一概念──古物古蹟、當代藝術及消閒文化,為廣大市民提供具立體感的經驗。張亮表示,市民無需穿着西裝革履參觀大館,都可以到當代藝術展覽館欣賞當代藝術,再在中環區兩個十分難得的開放空間(檢閱廣場和監獄操場)與朋友消磨一個下午。
張亮說:「整個大館最重要的主題是香港,我們希望中西區街坊和香港市民不只來一次,而是反覆回來參觀,為此我們要設計不同的節目。其次,大館建築群本身是古物古蹟,因此,在展覽方面,打響頭炮的、關於古物古蹟的展覽是『大館一百面』,我們訪問了百多位與大館有關的市民,把街坊的故事,以很輕鬆、很親切的形式與公眾交流。」節目推出後,大受歡迎,開館三個月以來,已有超過20萬人次參觀。張亮在訪問中十分感謝政府當年保留這些在中環心臟地帶的建築,這些建築若是轉化成為商業樓宇,如今市值可能過千億,但今天建築得以保留,卻能讓廣大市民享用。
保育一波三折
大館的保育歷史由2005年尾至今,張亮以一波三折來形容。2005年12月20日,警隊舉行告別儀式,將中區警署交回政府;2007年,馬會第一次向政府提交方案,建議加建一座高逾160米、「巨型竹棚」設計的藝術地標大廈,惹來居民及環保人士反對;後來經過一輪公眾諮詢,2010年尾,發展局與香港賽馬會公布中區警署新設計方案,修訂設計建議活化為當代藝術中心,正是今天的模樣。「換言之,2006年至2011年期間沒有人使用,館內的環境變得很惡劣。」參考前警務處長李明逵的說法,當時的辦公室是板間房,到處漏水,落雨要擔遮工作。情況之差,可見一斑。故此,馬會聘請數個建築團隊一起『重塑』大館,當中的建築師團隊包括赫佐格和德默隆建築師事務所、Purcell Miller Tritton、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和David Elloitt。「過程中參考全球其他案例,整個過程可說是嘔心瀝血的。」張亮不無感慨地說。
建築師團隊認為,在舊建築群中興建新建築物時,不應該刻意一模一樣模仿舊建築群,否則就是像電影片場般,周遭都是假道具。他們的想法是建造兩棟新建築物,與舊建築群「和諧對話」,而不是互別苗頭,張亮解釋:「大館內兩個新建築物原本的位置是監獄的洗衣房,採用鐵皮結構,沒有歷史保留價值,因此於這兩個位置我們建立了賽馬會藝方(Galleries)、賽馬會立方(Auditorium),外牆全以環保鋁磚堆砌而成,本身與其他十六個磚結構的建築樓宇互有對話。它們雖然是新建築物,但我們不會採用玻璃幕牆,而是特意以環保鋁磚堆砌而成,使其顯得像磚結構一樣;第二,每一塊長方磚的長度比例與監獄牆壁的磚塊和石塊比例一致,因此與周邊亦有呼應。」新的建築元素就是每一塊環保磚的傾斜角度,早午晚光線的反射都有所不同,每每反映建築師的想法。
藝團申請表演準則
硬件上如此用心,必須要有軟件項目的配合才成事。在尋找表演藝術團體上,張亮也有一定策略。「我們對藝術的理解,貫徹在大館這個場合。欣賞藝術是否一定穿要西裝打領帶?欣賞巴哈、莫札特的音樂是否一定要去高級音樂廳?我們認為是不一定的,藝術絕對可以走進民間。」他續說:「我們有個計劃是租借一架側面打開的貨車,在社區進行流動版本的弦樂四人奏,大家穿短褲、拖鞋也無妨。當天第一場莎士比亞劇在鬧市演出,旁邊正是豬肉檔。因此我們不認為藝術必須要關起門來讓一小撮人欣賞。」他表示,大館同樣展示這種哲學,有部分表演在演講廳以最好的設施進行;亦有部分表演以整個場作為表演場地,如《夢幻之馬》在檢閱廣場演出,老幼咸宜;一舖清唱在演講廳表演〈維多利雅講〉。洗衣房階梯連接上區、下區的走廊有十條天橋連接着,大館團隊有次在天橋上演奏,市民自然聚集在天橋下欣賞。張亮形容,整個大館就是一個大舞台,最重要的是如何搭配不同的節目,團隊亦嘗試以不同方式演繹藝術。
有這麼巨大的一個舞台,固然可以吸引不少藝術團體駐場表演,最關心的當然是申請租借場地的準則。張亮認為,關於這個問題要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因為大館不是做租場生意,因此準則不是一般的先到先得或價高者得,「這一點與世界上的大型藝術館一致,我們有自己一套挑選的準則、方向、要求,每一年都會開會討論來年甚至是未來兩年應專注於甚麼地方,然後因應這個方向尋找節目,有部分是有公開招募的,每個人都能來申請,然後由評審委員會來挑選,我認為任何經營藝術的場地都應該要這樣做。」
未來數年發展方向
張亮在加入馬會前,創立了「全城街馬」,把馬拉松的正能量文化和精神推廣開去,令更多人了解。同樣地,他認為發展藝術文化首重推廣,「如果市民沒有基本文化素養,便很難繼續支撐香港當代藝術持續發展下去。市民認識當代藝術後可以不喜歡,但有了認知便會有討論,就可以對香港當代藝術有推動作用。」他指出,大館的當代藝術展覽館首個展覽名「拆棚」,其中一位藝術家在門口放一個兩米乘兩米的電子顯示器,計算有多少人入場,裝置原意是揶揄全世界的博物館只重視入場入數。「拆棚」最後總共有15萬人參觀,張亮也相信15萬人當中並非全部都對當代藝術有很深入的了解,但對他來說不成問題,「從教育大眾的角度來說,展覽館正可加深大眾對當代藝術的認識。若在一個小地方『打正招牌』只是展出當代藝術,就會有很多市民望而生畏,認為事不關己,就此卻步。但正正因為這個場館,使公眾覺得自己是來參觀整個大館的,正好做到與公眾溝通交流。」他笑着補充:「當代藝術能吸引到15萬人次,在香港算是不可思議的成就。」
打卡勝地豈止到此一遊?
社會上有人對大館這種「打卡勝地」很反感,認為只是以「到此一遊」的心態消費藝術,而非真誠欣賞藝術。張亮認為,關於文化藝術,關鍵始終在於「你相信什麼?」(What do you believe?)「藝術不是『高大上』,我並不相信只有權貴、精英、或者以某種方法才可以欣賞。從來不認為藝術就是要框起來看,大家喜歡來打卡,無任歡迎。我自己也會selfie(自拍)打卡,我們是不歧視打卡的。」
藝術共融 冀解決社會問題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四大策略範疇之一,是藝文共享(另外三個是啟發青年、長者安老、普及體育),記者當然要向張亮請教一下香港未來的藝術發展,他笑說自己不是藝術家,比較多從慈善角度思考這件事。他以北京及台北的故宮博物院為例,認為兩者的文化傳承都做得很好,具工匠精神,同時有數碼化,能發展文創產業。「我們不抗拒商業,不是做商業的都是壞人。」他補充說。
至於香港的共融藝術,他希望除了欣賞價值外,也可以作為解決社區問題及挑戰的工具,例如幫助年輕人建立信心,對未來更有希望。基金其中一個資助項目,就是幫助深水埗基層小朋友學習音樂,令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掘自己的能力;另外有資助無障礙劇團,讓有身體殘缺的人一樣可以用藝術擁抱人生,表達自己。
回到大館,D倉(第十四座)是全大館最古老的建築物,以前作監獄用途,未來會開設「匡智咖啡室」,聘請智力障礙人士為員工。張亮希望為有障礙的人找到定位(anchor),不一定要坐在這裡等人幫,而是自力更新,「我們希望以創新方法幫助整個社會共融。以我一家之見,香港雖然仍在早期,但在這方面仍是走得頗前的。」,他笑道。
張亮簡介
2014年加入香港賽馬會,擔任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亦擁有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學士資格。於2008年加盟貝恩資本,並成為該公司的合夥人。在加盟貝恩資本之前,他曾擔任溢達集團全球採購及供應鏈部門的董事總經理、國內互聯網企業全校網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以及波士頓顧問集團高級顧問。
他一直熱心公益,他任職溢達集團期間,已開始從事與慈善及社區有關的工作,並曾協助該公司於2002年在新疆成立教育基金,用以資助農村地區興建學校及圖書館;亦是創新社會企業全城街馬(RunOurCity)創辦人之一,並兼任主席,該企業的宗旨是藉跑步為生命帶來正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