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售價指數(全港)最早的數值僅由1979年開始。若要推測更早期香港樓價走勢,另一個快速的方法便是查閲早期的樓盤廣告。由吳文正的鴻文〈封塵售樓書 磚頭欲望回帶〉中有關銅鑼灣華登大廈1960年初推出時的價目表可見,實用面積739平方呎的A5單位當年售價「僅」3.55萬港元起。
政府與地產商的博弈
由2014年12月19日同一單位成交註冊個案所見,其買賣價竟高達800.00萬港元,54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約10.55%。當年一手買入的業主又可會想像得到,在超過半個世紀的複利增長下這物業竟然可以有近225倍回報呢?! 筆者在拙文〈炒樓典當再炒樓〉中指出由1979年至2014年香港樓價年複合増長7.83%,並指出「…2015年3月的樓市指數最瘋狂的估值應該是約550點…」。今天筆者且以近年香港樓市供求關係去分析特區政府和地產發展商之間微妙的博弈關係。
根據香港政府人口統計和推算數字,2001年至2014年全港家庭數量由2,053,412戶上升至2,449,400戶,年均增長30,460戶而平均每戶由3.27人下跌至2.90人。由以往三十年走勢可見,人口和家庭增長率已分別由1981年的3.30%和4.30%下跌至2011年0.60%和1.20%。假設未來四年全港家庭數量增長率仍保持1.20%,則全港家庭數量會浄增119,704戶而年均約29,926戶。簡而言之,即使出生率在近十年和未來持續下跌並保持低水平,每年新増公私營房屋必須要約有30,000伙才能保持供求平衡。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2014年底私人住宅空置單位共43,263伙,空置率下跌至3.80%,是1996年以來最低點。究其原因,是因為自2006年開始公私營房屋落成量長期低於30,000伙的供求平衡點。回顧自1996年開始,私人住宅空置率由3.70%升至2003年的高位6.80%才開始回落,近20年香港私人住宅空置率和樓價關係不言而喻!
地產商絕對有能力放慢發展
2014年1月15日,特首梁振英公布了十年增47萬伙房屋的大計。根據政府統計數字,2014年公營房屋增加9,900伙,私人房屋増加15,719伙,兩者合共25,657伙,但仍低於30,000伙的供求平衡點。展望未來四年公營房屋(即公屋加上資助出售房屋)預測建屋量77,800,為預計全港家庭數量浄增量64.99%,餘下的需求缺口41,904伙(佔35.01%)便要由私人住宅新供應補充。
根據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未來四年新供應有三大來源,包括已落成但仍未出售單位6,000伙(即已出「入伙紙」的新單位)、建築中但未預售樓花單位51,000伙(即已出「開工紙」但仍未有「入伙紙」的新單位)和已批出土地並可隨時動工項目21,000伙。三者合共潛在可提供共78,000伙,似乎應該可以完全解決需求缺口的問題。
不過在現實中,地產發展商絕對可以並有能力放慢發展、施工和出售樓房的進度去影響供應。由2006年公私營新増單位走勢可見,政府和地產發展商之間似乎存在一個心照不宣的博弈。公營房屋供應増加時,私人房屋供應便減少令總供應低於30,000伙的水平。反之若公營房屋供應減少時,地產發展商便順勢推盤。
發展商沒有責任解決社會問題
其實在已落成但仍未出售單位的6,000伙中,有2,000伙乃2013年以前落成。在建築中但未預售樓花單位51,000伙中,竟有19,000伙在2013年前施工。值得留意是2015年首季私人住宅新施工和落成量大幅下跌至2,000伙和900伙,這似乎意味着地產發展商已大幅放慢推盤速度以「配合」政府積極推公營房屋的方案。
由此推算,筆者相信地產發展商更不會急於替已批出土地,並可隨時動工項目共21,000伙潛在供應入「開工紙」。因此政府樂觀推算的78,000伙私人住宅也許會大減21,000伙至57,000伙,令未來四年年均供應略多於30,000伙的供求平衡點(如以施工期拖慢超過三年計,實際供應可能更少)。
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中央,追求利益極大化是地產發展商之於股東和相關持份者的道德責任,但發展商卻沒有責任去為社會解決高樓價和房屋供應短缺的社會問題。筆者沒有預測未來的水晶球,但倘若地產發展商聯手成立寡頭壟斷(Oligopoly),在政府可見將來推出公營房屋的進度,那麼把未來每年私人房屋供應減少至約10,000伙水平是「非常合理」的對弈行為。這也許是研究約翰.納殊(John Nash)教授博弈論(Game Theory)一個絕佳的宏觀經濟案例!
銅鑼灣華登大廈便是筆者兒時最愛逛的大丸百貨原址,當年駱克道尾連接波斯富街的鑽石酒樓和敘香園古法粵菜至今已成絕響,而原有的低層數舊樓已經被市場力量推動下拆卸並改建為銅鑼灣廣場二期。搭小巴由中上環出發去銅鑼灣要叫「大丸有落」,可見華登大廈作為銅鑼灣半世紀指標屋宇地位無可代替!
(聲明:本文所涉及之有關財經之文章,絕粹是筆者研究之筆記,刊登於此以祈拋磚引玉吸納各方指正,目的是以文會友而非就任證券、期貨合約、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工具買賣提供意見。文章內引用的資料及分析,筆者雖儘可能覆核,惟對其真確性和可靠性不予保證。各位人士任何證券、期貨合約、衍生工具或其他投資工具買賣均應自行判斷並承擔自身之投資風險及損失,筆者概不負責。)
參考文章
封塵售樓書 磚頭欲望回帶:請按此
炒樓典當再炒樓:請按此
朱泙漫,生於春秋時代。《莊子—列禦寇》作傳曰:「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