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月亮特別圓嗎?

外國學生的學習生活平衡,學習有趣味,體能活動多,活動空間大。令人不禁要問:外國的月亮是不是特別圓呢?

幾年前在一所小學擔任義務工作,在講座開場之前接觸了一些準小學家長。在閒談間有一位家長表示國際學校沒有功課,當時我不禁回應了一句:「現在都有功課了」。

也很湊巧,早幾個月前電視台播放了一個電視節目,說的是兩位藝員去英國上學去的經歷。看上去很令人羨慕:學生的學習生活平衡,學習有趣味,體能活動多,活動空間大。令人不禁要問:外國的月亮是不是特別圓呢?

單從電視片段來看,偌大的校園實在令人着迷。其實作這樣的比較十分不公平。

香港土地資源限制

香港地小人多,最貴重的資源就是土地。既然居住空間狹小,更何況其他設施呢!二戰後,由於嬰兒潮和大陸移民湧入,香港經歷高速人口增長,教育服務需求穩定,學校校舍嚴重不足。50年代興起的天台學校,在80年代正式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標準校舍和千禧校舍。90年代教育統籌委員會的其中一位委員白居雅女士(K.E.Barker),在她1996年出版的著作Change and Continuity就很清楚顯示學校在尋找合適校舍經歷了多次搬遷,而且一直與政府角力。相信除了書中提及的學校以外,很多這類歷史悠久的學校,都面對同樣的問題。環顧香港,很多本地學校都在有限的資源中努力以赴。資源有限,就用盡每一吋的實體空間。外國的學習最大的好處是地方大,就這一點而言,相信香港不可能靠移山填海極速加大活動空間。

西方教育着重思考

除此之外,一般印象中,西方教育較為優勝的地方是着重學生的探索思考。這種探索式的學習和兒童中心理念是一脈相承的(註一)。西方盛行個人主義,社會普遍認為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願和個性。這背後又多多少少和宗教理念有關。不管是基督教或天主教,都以聖經作指導藍本,而貫穿這種理念的是基於「神愛世人,甚至差遣牠的獨生子救贖世人」觀點。大愛、犧牲就是核心價值觀,當然如何演繹及實踐於生活當中就各有不同。一般而言,這種理念再配合政府的政策,學校和地方政府的措施都鼓勵個人實現自己的夢想。更由於香港的留學生選擇的都是私校,師生比例較佳,彈性相對較大,照顧亦比較好。香港的家長可以透過當地教育當局公布的視學報告(註二)作出合適的選擇。即使是部分香港的學校(註三)對一些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敬而遠之,但是外國學校有處理的經驗,很快便作出合適的安排。而如果要我評價的話,對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照顧,就自己耳聞目睹的個案看來,外國的學校做得比較好,如果要具體化的數字作參考,那就希望有學術團體或機構作更深入的研究。愛心這項元素,無法作量化評鑑,只能參考學校在周年報告中所描述的事項,或者是家長的評語。

至於文章開首提出的問題實在不易回答,香港和外國教育情況的比較,包括教與學是否達致認定的專業質素,亦即是學習是否有意義的學習,學習是否有趣味,學習生活是否平衡等等,都希望有機會再作深入的討論。然而很多家長希望學生的學習壓力能作不同程度的減輕是不爭的事實。本地學校在力爭上游的同時,要兼顧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克服困難,將會是未來工作的挑戰。


註一:兒童中心理念的教育理論,可朔源於十八世紀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他的追隨者還包括裴斯塔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福祿培爾(Friedrich Fröbel)、蒙特梭里(Maria Montessori)、尼爾(Alexander Sutherland Neill)和杜威(John Dewey)。兒童中心理念的學說,影響無遠弗屆,西方學校普遍倡導開放式教育和活動教學。課程以兒童為本,着重學生透過各種經驗獲取知識。

註二:我在這裏只舉出英國的例子作補充說明,英國的視學非常全面,透明度高,家長可參考網站 reports.ofsted.gov.uk 的資料

註三:內文提出部分學校不歡迎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是個別例子。香港的學校,不管是公營的還是其他系統,即使是一些直資或國際學校,都有照顧特殊學者需要學生的做法,而且在學校網站上有清晰的說明。當中包括有駐校心理學家或言語治療師。

陳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