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忍刻苦迎難上 棄研從商開新天

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副主任陳志邦教授專訪(下)

陳志邦感嘆碩士學歷或許對找工作有幫助,但博士學位反而是個包袱。

陳志邦教授(Prof. Dominic Chan)學術表現優異,曾獲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頒發英女王數學金章獎,畢業於世界名牌學府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三一學院,分別取得電子及資訊科學學士、碩士學位及數碼資訊處理博士學位。陳教授在劍橋畢業後,他加入全球最大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進身管理顧問行業,之後創辦自己的顧問公司。2016年,陳教授獲邀擔任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創業專業應用副教授,致力推廣商業管理教育。

陳教授在網誌寫到自己的價值觀是:注重健康(treasure health)、體驗生活(experience life)、追求知識(pursue knowledge)、幫助並激勵他人(help and inspire others)、保護環境(protect the Environment),座右銘是「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於心  」。陳教授是《八載劍橋》和《夢想侶遊》的作者。他在訪問中提到正在寫一本書,內容是給兒子的書信,希望把正面的價值觀傳遞給兒子,同時也為時下年輕人帶出正面資訊和能量。

旁人難懂的孤獨 讀博士的辛酸

很多人以為讀博士要每天反覆審視自己的研究成果,陳教授卻認為最重要是先拿一張紙、一支筆,想清楚要怎樣做、如何做,選對了方向,下筆就會揮灑自如,如有神助。他的實驗需要在電腦上運行,再檢查結果,所以清晰的構思是第一步。博士生追求的所謂突破,就是要確定自己的想到的東西是不是別人沒有想到過的,但也不能無止境的在狹窄的範圍追求完美,要時刻提醒自己必須繼續想要做的事、要走的方向。驀然回首,陳教授仍然覺得博士生的生活很開心,可以廢寢忘餐埋首實驗室裏工作,重點是如何去平衡興趣、壓力和生活。

博士生最大的煎熬是在學期間難以預知是否能順利畢業。同樣在讀博士課程的學長一聽到陳教授打算讀博士,第一反應不是鼓勵,而是問他為什麼這樣傻?要不要再考慮清楚?乍聽很殘酷,但後來他才明白前輩們的意思。博士生假期回香港,在同學聚會上多會收到同學的名片,幾年間,同學們不是去了不同的公司,就是頭銜愈升愈高。別人飛黃騰達、事業有成時,他卻仍在擔心自己能否完成課程,研究是否會有突破,少些恆心和毅力也堅持不下去。他感嘆碩士學歷或許對找工作有幫助,但博士學位反而是個包袱,商業機構還是把博士生當實習生那樣招聘,工資也不會增多。更有趣的是,你可能是和自己的學弟學妹爭同一份工作,甚至昔日的同學可能是你今天的老闆,面子上、心理上都不免有道難過的坎,需要自己努力去克服。

棄研從商 毅然接受新挑戰

博士畢業後,陳教授考獲博士後研究基金,本來打算繼續做學術研究,卻巧遇一位在麥肯錫諮詢公司的學長邀請他們去一個免費午餐會。陳教授直言自己當時是好奇心大於求職心,聽完學長的介紹,他對工作性質和影響力都很感興趣,就抱着一試無妨的平常心投考,結果順利通過了多輪面試,得到全球最大的咨詢公司麥肯錫的聘書。

面對學術研究和商業顧問兩個截然不同的選擇,陳教授深思熟慮了好一陣子,決定跳出在學術界的舒適區,在商業領域尋找新挑戰!如今回想起來,陳教授仍然無悔當年的決定,做商業顧問豐富了人生閱歷,說明他選對了適合自己的道路。這更為之後擔任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副主任,致力於推廣商業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年輕知識分子的寄語

忠於自己成績自然好 不要盲目按成績選科

陳教授認為香港學生到國外讀書普遍科學成績會較好,原因是理工科講究邏輯思維,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像文史哲講究經驗浸淫。雖然香港社會的傳統觀念是成績好的學生讀理科,但陳教授舉例說友人的兒子在皇仁考第一,卻忠於興趣選讀文科,所以也不一定所有成績好的學生都去讀理科。他說學習沒有捷徑,只要學習自己喜歡學習的東西,成績自然會好。

簽名代表責任 要做個負責任的人

大一的時候陳教授有次在劍橋食堂遇到一位學長叫他簽名支持釋放異見人士,他拿起筆就想簽。這時坐他隔壁的學長問到:「這個人是誰?他是幹什麼的?」讓他們簽名的學長說稍後會有一個研討會詳細講解,學長就說開了研討會以後再決定簽不簽。最後,陳教授和坐他隔壁的學長都沒有簽名。這件事令陳教授醒覺到簽自己的名字是何等重要的一個責任,一定要清楚瞭解事情始末,真正明白自己在支持甚麼,不能人云亦云的隨便簽名,從此做事變得慎重、負責任。

爸爸給兒子的特別禮物

陳教授在訪問中提到他正在寫一本書,內容是給兒子寫的信。他有感父母能給孩子的只有資源、運用資源的能力和價值觀,而寫信就是傳遞價值觀最好的媒介,孩子能學習正確的價值觀,才真能決定他長大成人後是否成功。

第一封信寫於2015五年1月1日,當時陳教授的爸爸不在了,他突然感觸,想到兒子從沒見過爺爺,於是開始寫信,透過自己的文字讓兒子知道爺爺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用了不同的角度去寫:爺爺是一個怎樣的父親、陳教授小時候怎樣看他、奶奶為什麼選擇爺爺、小時候一家人的生活如何、家裏有什麼趣事、爺爺和自己的互動,還有爺爺常常說的金句。

陳教授他有感父母能給孩子的只有資源、運用資源的能力和價值觀,而寫信就是傳遞價值觀最好的媒介,孩子能學習正確的價值觀,才真能決定他長大成人後是否成功。
陳教授他有感父母能給孩子的只有資源、運用資源的能力和價值觀,而寫信就是傳遞價值觀最好的媒介,孩子能學習正確的價值觀,才真能決定他長大成人後是否成功。

陳教授本來只是打算寫一封信讓兒子長大後看,結果配上照片放到facebook後,很多朋友都很喜歡,也開始給自己的孩子寫信。陳教授就發現自己有很多想法想給兒子,寫一些自己的價值觀、世界大事、香港大事、自己的理念、兒子成長的趣事。他選擇用正面、客觀的態度描述事情,告訴兒子他心目中正確的想法、做法是甚麼。日後兒子讀到時如果發現自己的想法和父親不一樣,就知道父親是說他不對了。每一篇文章的結尾都是正面的建議或者一個希望,方方面面都照顧到,甚至連兒子可能提出的疑問也寫下來,給出自己的回答,兒子就能明白父親的心。

推薦電影

陳教授另外推薦了兩套他非常欣賞的電影,內容講述人生教育方向,值得同學們觀摩學習。

香港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

內容簡介:2015年香港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五個各有不同家庭問題的小孩對生活有着相同的美好嚮往,還有校長努力不懈和各方周旋到底成功避免幼稚園被殺校的動人故事。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3 Idiots)

內容簡介:2009年荷李活喜劇電影,改編自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說處女作《五分生》,由拉庫瑪·希拉尼執導。電影講述3個印度首屈一指大學的學生並無受學校成績決定一切的價值觀影響,互相扶持做回自己,探討填鴨式教育帶來的問題,鼓勵人們活出自我、勇於追尋夢想。

「人非賢莫交,物非義莫取,忿非善莫舉,事非是莫說」——出自元末明初著名的勸善書《明心寶鑑》,勸導人們交友若非賢人不要結交,不取不義之財,不發作非善意的憤怒,不說不正確的事。陳教授認為年輕人能做到以上四點,定能成為貢獻社會的有用之才。

嘉賓介紹

陳志邦教授(Prof. Dominic Chan),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副主任、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土生土長的香港人。70年代就讀蘇浙幼稚園及小學共8年,能說流利的普通話。14歲時有幸到英國的英倫海峽群島澤西島維多利亞書院唸高中,渡過了非常愉快的4年寄宿生活。1989年獲英女王親自頒發女皇數學金章獎,其後在劍橋大學修讀工程系(隸屬三一學院)8年內獲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經過12年英倫的留學及工作生活,1997年1月回港,見證香港回歸祖國。投入香港繁忙的商業社會,加入麥肯錫公司進身管理顧問行業,帶領了數間技術公司範圍包括 VoIP/ 集成傳訊系統、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方案,個人數碼助理 (PDA) 系統和遙距教育領域。曾任a-connect(中國)首席執行官,亦是迪思顧問有限公司的創立者。

凌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