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來不是環保塔利班,對填海不會盲目說不。只要在填海前做好成本和經濟效益比較,加上合理地保護周邊環境,填海是在土地資源用盡後的一個方法。
今次特首提出的「明日大嶼」引起社會極大反彈,主要原因是林鄭根本沒有對「明日大嶼」進行過仔細研究,只是倚靠團結香港基金所做的一份研究報告,便宣布大幅填海。此外,特首將填海的面積突然由1000公頃增至1700公頃,但又未能交出合理解釋來支持這決定。這種曖昧態度令市民質疑政府堅持填海是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自回歸以來,從未發生過政府在推出大型基建項目時,可以採用如此低透明度的方法來向公眾交代,特別是基建項目的初步估計成本已達4000、5000億,而在建造人工島的技術問題,例如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質疑團結香港基金及受聘的奧雅納工程顧問提供的數據,指人工島水域範圍的海浪衝擊高度只是約兩米。但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波浪監測計劃收集的數據,人工島所在之處的交椅洲曾錄得5米以上海浪,這高度明顯高於奧雅納的數字,令市民感到團結基金的研究報告頗為粗疏。
筆者從林超英的數據資料,發現土木工程拓展署自1994年起已收集交椅洲海域的波浪數據,過去24年最大波高低於兩米只出現過一年,即是在24年間,差不多每年的最大紀錄波高均高於2米。而且,有11年出現波高超越3米,至於高於4米或以上則有4年。奧雅納的研究數據明顯未得到歷史數據的支持,看來林超英是這場辯論的贏家了。
超支延期或終成大白象
筆者也找到一些官方資料可用作衡量政府在興建大型基建面對的問題。發展局一份名為《建造業2.0 變革的時刻》的研究報告顯示,「近年工程量增加,建造成本高昂,生產力下降,加上某些大型項目出現連串事故,使業界承受的壓力和公眾的監察與日俱增。」
這份報告正好展示香港建造業面對的困境,也帶出政府的大型基建項目表現不佳的問題。大量的公共基建項目,例如三跑、新鐵路等令未來幾年的建造工程量大增,再加上「明日大嶼」,肯定會為本地建造業的勞動力帶來龐大壓力,最終只會拖累工程的成本、素質和完工時間。過去幾年,很多大型基建出現超支、延期和工傷意外數字上升等問題,現時林鄭提出的「明日大嶼」涉及的支出是前所未見的巨大,此外,整個計劃的完成時間介乎20至30年,以這樣長時間來興建人工島,很多不能預見的負面因素可以隨時出現,最終令「明日大嶼」變為大白象工程。
報告表示,在2018至2022年期間,建造業欠大約5000至10000名技術工人,這估計是沒有考慮人工島對勞工的需求,因此,大家可以預計當人工島開始興建時,建造工人數量不足的問題必會出現,最後的結果是工資顯著上升,人工島造價也會升天。即使政府考慮輸入外勞來支持興建人工島,但本地勞工團體和政黨又會否容許這情況出現,大家心中有數。這個1700公頃人工島要多久才可完工,筆者也不敢估計。
究竟「明日大嶼」是否值得做真是好難講,不過,看見林鄭的死撐態度,即使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似乎都要硬做了。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