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atGPT世代中培養評鑑能力與工藝精神

面對無可逆轉的人工智能趨勢,未來教育應該積極地提倡工藝精神。如何製造一片培養工藝精神的土壤?筆者在此提出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3個「I」。

執筆前,筆者閱讀了幾篇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媒體報道,指出ChatGPT會影響所有薪金水平的人士,著名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更列舉包括編程人員、媒體工作者、法律行業的支援人員、市場研究分析員、教師、會計師、及客服人員等多個行業,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但如果我們再仔細看看上述行業的共通點,可以發現他們的工作大多數時間都花費在轉述和歸納他人提供的資料和內容,如客戶服務、市場研究分析員、媒體工作者,或流於應用通用或既定的行業框架,如編程人員、會計人員以至教師。在工作本質上,較少參與優質的內容創作,導致其欠缺獨特性,才是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最直接的原因。

評鑑能力的重要性

2月,人工智能與融入教育討論剛興起時,筆者曾於一節與教育大學準教師的分享環節中,作了一個評鑑的小實驗。實驗內容包括3項,包括讓他們欣賞一個AI製圖的仿中世紀畫作;在幾幅70年代日本汽車的相片中,鑑辨哪些是AI作品,哪些是攝影作品;及讓準教師為一篇AI所寫的歷史科答案作出評分。

結果由於AI製作的中古世代作品仿真度高,準教師大部分只聚焦欣賞作品及討論其反映的歷史時空;而為歷史科答案評分,他們亦給予一個合格以上的分數;最後到比較AI製圖和攝影作品時,才意會到小實驗的用意,仔細觀察相片的內容,發現AI製圖作品與攝影作品的分別。

最終活動得出來的結論,是面對無可逆轉的人工智能趨勢,如果我們對觀察要求粗疏、對學生作答要求如顏雋兄前文所說是「統一化」及「通俗化」的,最終我們的學生,只可能是平庸而欠獨特性,甚至被人工智能洪流所煙沒。

3I教學與工藝精神

對此,筆者的反思是,未來教育應該積極地提倡工藝精神/工匠精神(Craftsmanship)。2017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列出以「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作為培養「中國匠人」的目標。匠人所需要的,正是面對不同處境時擁有更強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在知識和技藝上精益求精,拒絕因為應對生產速度,妥協而處事標準化及平庸化。

那麼,教育場域之內,又如何有一片培養工藝精神的土壤?筆者在此提出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3個「I」。首先,應該要為學生預備沉浸式(Immersive)的議題和學習場景。例如教學可以發生在身處的社區中,教師可為學生準備具有生活連繫的議題,鼓勵及安排學生參與資料搜集和研究,引發他們對議題產生興趣。安排如親身考察社區,訪談等活動,同時培養學生的洞察力和評鑑力。

其次是注意課堂的互動性(Interactive)。以互動的形式推展學科學習,相信可以有效提升課堂的效能。統一化的單向授課,讓學生所得來源單一,並欠缺自主學習。利用一些課堂技巧如角色扮演、戲劇教學、小組匯報及融辯入教等,學生可以從中成為學習的建構者,負責探究和規劃學習經歷的工作,提高議題探究的學習效益。同時,應鼓勵學生擁抱科技,利用流動裝置實時分享學習成果,利用人工智能整理數據,作為匯報內容;同時,透過互相觀摩,吸收不同人的觀點,互相觀摩。

最後真正具融合性(Inclusive)的課堂,可以讓教育回歸本源,照顧學生的獨特性和學習多樣性。未來教育的起步點,應是就學生不同特質作不同調適與鋪排。前面提及的沉浸式學習、互動學習,可以讓能力較稍遜的學生,能從別人身上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也可以發揮領導的角色。並建構以學生為本的「學習共同體」。在學習設計之上,教師在安排教學策略和課業上,也可以班別、級別或不同單元為本,設計分層教學,對能力較強的學生培養他們精益求精的工藝精神;稍遜的學生亦能在同儕扶翼下,積極參與群體的討論,讓他們有目標可追求。

筆者將以上3項歸納成簡單易記的「3I」(Interactive, Immersive, and Inclusive)教學方針,謹與各位教育同仁分享。

洪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