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兩年多抗疫的考驗,我們都體會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但許多時候,我們卻不把身體健康當回事。還記得上中學、大學時,上網打機、玩手機、煲劇等,通宵還覺得不盡興,當時不覺得熬夜有什麼害,只是有些精神不好而已。
年輕時,不洗臉就睡覺,第二天皮膚照樣緊繃光滑;不吃早餐,失眠熬夜,三餐不定時,大冷的天穿的很單薄,你的身體會頻頻發出警報,提醒你,還置若罔聞。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1947年的定義,健康是指個人在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態,而不僅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因此,健康是人身體機能、心理和社交生活達至合一而整全的狀態。
回想疫情每日變化,面對學校停課、減少社交活動、考試壓力、染疫、四處蒐購物資等,令不少人措手不及,產生不同的負面情緒,身心均面對沉重壓力;但我們可以從一點一滴的生活的不開心與人生的不順遂之中,重新找到身、心、靈健康、真實而完整的自己。
改變習慣,生理健康
疫情造成生活型態改變,長時間待在家工作、上課、抗疫,正是改變習慣、找到健康自己最好的時候。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說:「有規律的生活原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維持正常的作息及時間管理,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及儀式感,足夠的營養與運動,身體機能運作良好,促進生理健康。
充足睡眠更能夠減少焦慮及憂鬱的產生;模擬正常的狀態,按照原本的上下班或上課時間作息和衣著。適量運動保持身心健康、舒暢,留在家中仍可做簡單的居家運動,如拉筋、體能訓練等,在人少的時候到戶外散步。
投入生活,心智健康
過度關注疫情,影響其他生活或工作上的重要事情,給自己多留一點空間,放下手機及其他纏擾內心的事;適度地「減少」觀看疫情相關重複新聞報道,轉而做一些平常比較喜歡或少做的事情,例如打掃房間、整理老照片、聽音樂、料理喜歡的餐點、閱讀書籍,持續學習新事物,多動腦能保持心智敏銳,以應付各種不同的狀況,趁此亂世反倒能內觀自省,重拾心靈成長。
同時,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和愉悅心情,不是因為生活變好了你才快樂,是因為你先快樂了,生活才變好,刻意設計歡樂的氛圍,來維持多樣且有活力的作息方式,專心投入來強化生活中的希望感。
理性信念,情緒健康
當我們面對生活壓力、過度關注疫情中的負面消息時,很容易放大憂慮,甚至會出現一些非理性信念,令心情變得更加煩躁不安,遵從政府及專家的防疫措施及接種疫苗,要有信心去相信科學與專業,切勿傳遞錯誤的訊息,散發恐怖的資訊。
我們的情緒常常因對周遭環境的不滿和抱怨搞得烏煙瘴氣,先停下腳步,留意自身情緒,正念冥想、靜坐、腹式呼吸都可以讓這些陰鬱的情緒被洗滌乾淨。
正向互動,社交健康
疫情期間,情緒難免變得繃緊,多與親友聯繫,彼此分擔煩惱。現今通訊科技發達,與其他人保持連結及維繫良好關係,再加上一點創意與主動關心,傳播正能量!同時,我們可以適時向家人、親友、清潔工、醫護人員等表達欣賞與感謝,擔任義工為社區及社會上有需要人士送上防疫或生活物資,温暖行動,互相守望。
回看世界衞生組織1984年再詳細闡釋「健康」的定義,指出:「健康的個人或群體能夠實現理想,滿足需要,並能改變和適應環境。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資源,而不是生存之目的;健康是一個積極概念,注重社會與個人的資源及體能。」
正如《聖經》所說:「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33章25節)疫情持續,處在低潮,正是認識自己最好的時候,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知道怎樣充實自我,往後要珍惜什麼。佛洛伊德說(Sigmund Freud):「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地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未來充滿各種可能,端看自己選擇。「Every little helps」堅持「每天一小步,人生一大步」,現在每一刻的累積,做個健康的自己,對生活懷抱希冀。面對困難,要麼變得強大解決問題,要麼變得堅強接受挑戰,讓我們的人生故事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