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才能磨練奮鬥心

香港大部分成功的運動員都來自較窮困和簡樸的家庭,例如黃金寶和李慧詩。因為他們出身較艱苦,選擇的出路較少,所以較有鬥心成為全職運動員。

成功人物背後常有勵志和感人的故事,當然,成功的運動員也不例外。

近年我們談論成功的香港運動員的故事,往往不離單車的黃金寶和李慧詩。在兩人的故事中,同時亦提到他們的成長環境,都是來自較窮困和簡樸的家庭。黃金寶是在沙田長大,而李慧詩則在牛頭角下邨,故被冠上「牛下女車神」的稱譽。

在仁川亞運會上,取得香港賽艇在亞運會上有史以來首面金牌的駱坤海,同樣背後有一個促成他今次能夠取得金牌的感人故事。駱坤海出生於廣州,九歲時移居香港,並居住在沙田的村屋,家境十分簡樸,而他也曾經因為自己雙耳的聽力問題和新移民的身份而感到自卑。到了中學二年級,他加入學校的划艇訓練,才漸漸建立自己的目標和自信。到中學畢業後,他決心專心划艇,並加入體院的賽艇精英項目,而成為全職運動員。

駱坤海的家庭和成長背景跟黃金寶、李慧詩的相似,而這些背景也造就了他跟黃金寶和李慧詩一樣決心投入全職訓練,並且為自己在運動比賽和事業上訂下清楚的目標。

重視鬥心多於能力

還記得我在體院工作的初期,當向各位精英項目的總教練要求加強推行運動員全職訓練的發展方向時,部分教練表示抗拒和表明難以實施,但經過在制度上和資源上對全職訓練的支持,逐步見到這計劃的成效。而這個計劃推行後,也有助篩選走一些成績不錯,但不會選擇加入全職訓練的青少年運動員。

在這個篩選中,教練都會考慮青少年運動員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而經驗告訴我們,那些生長在富裕家庭的青少年,他們縱使具備成為世界級運動員的運動條件,但他們往往不會選擇運動作為事業,最終他們都會選擇入讀大學及放棄全職訓練的機會。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大部分成功的運動員都來自較窮困和簡樸的家庭。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鍾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