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的威力

近期,美國最大討論之一無疑是股份回購到底是有利或浪費資金,令公司疏於投入在擴展業務及科研。

美股表現比任何市場都要強,10年大牛市,偶爾有調整但未見有大風大浪。不能否認,企業回購對美股帶來相當大支持;每股盈利提升、整體估值向上、或說白一點在市場提供一個持續購買的需求動力。有大行計算,自2010年以來,美股平均每年股份回購額最少有4000多億美元。這個金額,跟每年流入美股的資金正流入規模、或是外界估計來自投資基金、退休基金及個人投資者的股票需求或吸納量,都高出很多很多。

改變股票市場供需結構

不能否認的事實在於,回購規模愈來愈多,本質上徹底改變股票市場供需結構。如去年美企斥逾8000億美元回購,標普500指數十大企業佔總回購額60%。蘋果排首位,去年回購規模逾700億美元,按年增400億美元,以回購額升幅變動計,以高通最大,其次為思科及Facebook,增幅都以倍數計。對於企業而言,回購可作為回饋股東或提高股份回報一種方式,但相比起直接派息,哪樣較好?有分析指,派息政策及比率既然已定,而且對市場而言近乎是約定俗成,上市企業的彈性較細。除非經濟或盈利非常差勁,不然的話派息加了就難減,派息減了股價就有相當大壓力,削派息被視為死罪,早前中國移動(00941)業績放榜,盈利微增、派息卻減12%,股價從當日高位87.7元高飛曲墜急插水,就是最佳明證。

高盛之前統計過往幾年情況,回購數額很大程度上是相對有彈性,及受經濟周期影響;如2012年,企業回購額按年減12%,到之後幾年又重新增加、唯2016及17年卻減少,到去年卻升至新高。反觀企業派息,每年平均增長約7%,非常之穩定。

近期,美國最大討論之一無疑是股份回購到底是有利或浪費資金,令公司疏於投入在擴展業務及科研。但單從數字比較,回購股份愈多,不等於業務擴展及研發開支會減少。如去年標普500企業研發開支共約1萬億美元,按年增13%,相當於銷售額約9%。可是如從變幅比較,回購股票升幅明顯是比用於研發開支多很多。無論支持或反對回購,各自有數據支持立論。但作為市場既得利益者角度,無疑會擔心是,沒有股份回購會變了怎麼樣的市場?肯定,股份回報會減少、估值溢價有所折減、指數會低了,美國政界部分建議限制回購,建議雖有其理據,但太觸動了市場利益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