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有如白駒過隙,父親離開我們轉眼已38載。多年以來,爸爸遺下的各色物品,包括其私人藏書、衣物和日用品,尤其是太平戲院的文獻和文物,我都珍而重之地保存着。部分戲院的文獻和文物,更是爺爺留下的,那時我還沒出生。
祖孫三代不能分割的情意結
面對着這批龐大的文獻與文物,我也不知怎麼辦。儘管我不完全清楚當中有些什麼,但我知道這批東西對日後研究粵劇和電影會有些許幫助。出於個人感情,我把整批文獻與文物完好地存放在太平戲院原址重建的大廈、我個人的辦公室中。
直到2004年我大病一場,痊癒之後,我不其然想到,自己也年事已高,是時候找一個地方,去安置這批文獻與文物了。它是我們祖孫三代不能分割的情意結,需要有一個歸宿。這個問題整天在我的腦袋中縈繞,因為我知道,我去世後是沒有人會處理的。
可能是我爺爺和爸爸在天之靈保佑,看出我的想法和難處,讓這樁差點兒要告吹的事,忽然有轉機。我2004年往倫敦旅遊,探望一位朋友,突然想到她是一位世界知名的文物學家。她得知我這番考慮後,便叫我不要輕舉妄動,她回香港時會幫助我聯繫捐贈事宜。這次真是「出門遇貴人」!幾經轉折,將太平戲院文獻與文物捐贈給香港公營文化博物機構的計劃,終於在2007年落實。
那時的我,真是百感交集,因為陪着我長大的東西,快要離開我了。我心中感到忐忑不安,不知是對或錯。我不由得聯想起當年,爸爸知道無力挽回太平戲院結業的命運時,他剎那間的表情,我仍歷歷在目。他無奈、失落和絕望的表情,到今天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兌現與父親許下的諾言
在差不多的時候,又剛好與兒時的同學科大衛遇上了,小時候的玩伴,現在已是世界知名的資深歷史學家。他啟發我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去延續太平戲院的光輝歲月。這也應驗了父親彌留之際我給他作出的承諾——「我會搞掂的。」奈何香港的地價令人卻步,我遲遲未能找到合適的地點,存放這批文獻和文物。
正當我束手無策之際,一方面捐贈計劃得以落實,另一方面,因私隱理由未能連同其他文獻文物一起捐出的我父親的私人日記,因為科教授介紹了其高足程美寶博士與我認識,也能夠以另一種方式呈現。程博士點出這批日記的價值,並提出了整理編輯和出版的構想,好讓讀者能從中了解到1920—1950年代的生活情況、梨園逸事和電影院的運作。我當時的直覺是,父親又在保佑我了,所以我便毫不猶豫答應讓她整理這批日記。
我相信把太平戲院的文獻與文物存放在博物館,以及我父親的日記得以整理出版,是讓後人了解過去香港人的生活情況及種種的最佳方法,亦是這批文獻與文物最好的歸宿。我想,我已經兌現了我在父親臨終時許下的諾言——「我會搞掂的,你放心吧!」正是:
昔日光輝原是幻
好待文物耀世間
2021年4月16日
原為《太平戲院紀事》序,本社獲三聯書店授權轉載。
新書簡介:
書名:《太平戲院紀事:院主源詹勳日記選輯(1926-1949)》
編著:程美寶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