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時打趣問我,家裏共有圍巾多少,若是男士詢問,我多會坦白回答可能比不上其領帶數量,當然他們一般不太相信。事實卻是,雖然每天都戴圍巾,但因嘗試奉行「斷捨離」,且自己不太愛花紋,只喜歡淨色,衣着色彩主調又多離不開藍、綠、灰,因此只要稍為注重顏色配搭調和,以及選擇天然物料,便可帶出變化與風格。
圍巾不離身的習慣,轉眼已20多年,全因當年初出茅廬時,得一位70多歲女性前輩的提點,她舉止優雅、談吐溫婉,典型大家閨秀樣子,樣貌體態看上去卻只有四十出頭,頭髮還很烏黑,原來秘訣是圍巾和暖水,尤其要蓋好後頸和肩背位置,四時保暖,免寒濕及風邪入侵身體。
保護頭腳
後頸和肩背的重要性,在於頸部若受凍受涼,腦部血管容易收縮,有礙供血,因此應該經常保持後頸的風池及大椎穴溫暖,即頸後髮際線凹陷處和其下頸椎中心最突出位置。
保護好雙肩則可預防困擾不少朋友的「五十肩」,背部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循行主要部位,主一身之表,助防禦外邪,一旦受寒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或哮喘,故日常一定要足夠保暖,特別是肺氣一般較弱的兒童及老人。
除了後頸及肩背,同時亦應注意頭部和雙腳。頭為身體諸陽之會,易散失陽氣,體弱者若被冷風長期直吹頭部,或引致血管收縮甚至痙攣、面癱。現代城市人有晨起洗頭習慣,在身體陽氣隨日出升發時,讓頭部接觸冷水,實際並無益處。西方人傳統晚上睡覺時會戴上像聖誕老人的帽子,也是基於要保暖頭部的道理。
至於雙腳,古語常云「人老腳先衰」、「寒從腳底生」,因為腳部距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循環慢,保暖能力自然較差,腳底一冷,全身便很難溫暖起來。平時不妨多以熱水泡腳、按摩腳底穴位,並且多走動散步,盡量不久坐,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個人慘痛經歷,一次周末到文化中心工作前在另一活動中淋雨,由於雨來得急又突然,雖然頭部及上半身未有弄濕,但鞋襪還是濕了,中間未有時間裝備,換上乾燥鞋襪,便再繼續工作三數小時,期間所處位置的冷氣讓雙腳及身體感到特別冰冷不舒服,強忍完成工作後,回到家裏馬上更衣,並以大熱水洗澡,希望不致受寒,怎料隔了幾天,久未來犯的腰痛忽然回襲,程度還相當厲害,深深領略平常避免風邪、祛濕排寒對身體的重要。
薑茶驅寒
吃喝溫暖食物對身體最好,相信大家都知道,只是有時美食當前,總難免有破戒時候。西方人體質與我們有別,若解剖比較雙方的胃腑,不論胃的大小和胃壁厚薄,東方人都比不上,因此西方人多吃冷凍食品無妨,如大桶雪糕、大瓶冰水等,我們則最好自我約束一下。
最近一朋友突然無緣無故拉肚子,每晚又固定在3時左右咳醒,另加發燒喉嚨痛,問我有何免用藥物的止咳方法。細問後發現原來他因生日吃了不少蛋糕,甜食助長體內炎症,拉肚子當天由於天氣熱既喝冰水又吃了冰凍沙律,胃腸怎能不抗議,並驚動肺經?他戒口幾天輔以溫熱薑茶,不久症狀便都消失了,常喝溫開水確是最安全的養生之道。
另一朋友近月幾次起床,脖子都痛得無法動彈,得了廣東人俗稱的「瞓捩頸」,或中醫稱為「落枕」。
肩頸僵硬、疼痛不適的主要原因還是頸部周邊的氣血不通、血液循環差,可以是因為日常姿勢、枕頭高低、睡姿等問題產生,也可以由於溫差。和他聊上一陣子,最後發現元兇是他頭部位置附近的冷氣機,作出調整後落枕便停止了。我從未到過他的家,更遑論知道其房間冷氣布局,但常識讓我們知道:邪風是根源,治本在保暖。
圍巾與暖食,可是我們的保暖法寶。願大家每天都像我那位女性前輩,逆齡成長,更健康、更亮麗。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