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市場每天變化,牛市和熊市輪轉交替,時而亢奮時而慘烈,投資者擁有七情六慾,難免受到貪婪或恐懼而做出衝動情緒化的投資決定,此舉結果不是「成王」就是「敗寇」。然而,筆者深信,正因為市場千變萬化,投資者更應嚴格堅持長綫觀點及紀律,以排除人性軟弱的干擾。
定期檢視投資組合
貪婪與恐懼皆天生,最精明理性的投資者,都可能會因一時決定打亂預設的投資計劃。要防止這問題,投資者可以採取系統性投資方法,即資產配置及分散風險的原則,並堅持長期執行。
股市狂升或大跌時,投資組合都會受影響,此時投資者應該因應市場風險調整組合,透過重整資產配置的比例,讓其符合最初之投資目標。基本上,筆者建議大家每年檢視投資組合一至兩次,或資產配置偏離最初預設比例逾5%,亦應立即作出檢視。
股市循環,人性依舊,每當股市表現欠佳,投資者都不喜歡把表現優秀的資產賣出。然而所謂「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大跌市往往才是黃金投資時機,如在股市慘淡低迷時,投資者都不採取適時調整組合,重新衡量市場上的資產價格,將對長期投資目標帶來負面影響。
跟風未能捕捉良機
事實上,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時,不少「隨波逐流型」投資者在那年12月底把股票從投資組合中賣出,雖然成功避過2009年初更深更廣的大跌市,但亦錯過了3月開始出現的大牛市反彈,此舉證明許多投資者受市況波動而作出衝動決定,而且他們慣性賣出一個資產(例如股票)後,就久久不再入場投資,以致延誤重新入市獲利的大好時機。
相反,「嚴守紀律型」投資者面對熊市時,市況波動令其投資組合出現變化,為求貫徹最初預設的資產配置比例,他們會作出適當調整,而不是受制於市場,「見高就賣,見低就買」,這種嚴格遵守當初投資觀點與紀律,反而能夠幫助他們與市場共舞,避過不必要風險,同時捕捉到危轉機的獲利機會。
面對變幻莫測的投資市場,即使連股神和專業基金經理的手上都沒有水晶球,甚至有預測錯誤的時候,故投資者必須控制個人能夠掌握的因素,面對市場誘惑時,嚴守投資紀律,不要企圖捕捉買賣時機,以及追逐高風險回報,否則只會拖累最終投資成果。
原刊於《iMoney》,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