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中小學學生的日常生活均離不開使用電子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等。除了使用它們來通訊及娛樂外,也使用在學習方面。例如有不少學校利用已安裝在電腦上的應用程式在課堂上進行學科教學及網上資料搜尋等,亦有不少學校要求學生在課餘進行網上學習活動(例如「每日一篇」)。事實上,這些網上學習活動對提升學生二十一世紀的基礎能力(例如:數碼閱讀、數學及解難能力)是否有幫助呢?另一方面網上消閒活動又會否對學生的基礎能力有負面影響?
學生校外網上學習活動,能否促進數碼閱讀、數學及解難能力?
在 PISA 2012,學生在學校以外的網上學習活動可分為以下七種形式:1.為學校功課瀏覽互聯網;2.使用電郵與其他同學溝通、討論功課;3.使用電郵與老師溝通、提交家課或其他學校習作;4.下載、上載或瀏覽學校網站的資料;5.查閱學校網站的通告;6.用電腦做功課;7.和其他同學分享與學校有關的資料。將這些形式合併成一個指標,稱為「校外網上學習活動」,以表示學生校外網上學習活動的頻密程度。根據頻密度由高至低把學生平分為四類。
2012年的數據顯示:學生愈多在校外網上學習活動,對數碼閱讀、數學及解難三方面的能力均有正面的影響(見圖一)。在校外網上學習活動的頻度最高四分一的學生較頻度最低四分一的學生,在數碼閱讀、數學及解難能力分別高49分、40分及32分。
但具體而言,學生在校外網上學習活動的情況怎樣呢?
PISA 2012 學生校外網上學習活動的情況
在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較多學校要求學生用電腦做功課(45.4%)和為學校功課瀏覽互聯網(52.9%)(見表一)。至於香港,約49.4%的學生經常要用電腦做功課;49.9%經常為學校功課瀏覽互聯網;32.9%經常使用電郵與其他同學溝通、討論功課,比 OECD 的平均水平(37%)稍低,只有約12.5%經常使用電郵與老師溝通、提交家課或其他學校習作,也低於 OECD 的平均水平(19.4%);大約24.2%的香港學生下載、上載或瀏覽學校網站的資料,低於 OECD 的平均水平(29.6%);大約15.9%的學生定期查閱學校網站的通告,這亦比 OECD 平均水平(30.6%)為低。
總體而言,香港學校較多要求學生用電腦做功課和為學校功課瀏覽互聯網,其次要求他們和其他同學分享與學校有關的資料,這情況與中華台北、澳門、新加坡、韓國和 OECD 國家相似。香港、澳門、新加坡和上海學生較少查閱學校網站的通告、使用電郵與老師溝通、提交家課或其他學校習作。
學生校外網上閒暇活動,能否促進數碼閱讀、數學及解難能力?
在 PISA 2012,學生在學校以外的網上閒暇活動,可分為以下十個形式:1.玩單人遊戲;2.玩網上的多人連線遊戲;3.使用電郵;4.網上聊天(如 MSN);5.參與社交網絡(比如 Facebook、MySpace);6.瀏覽互聯網消遣(如觀看視頻、YouTube);7.閱讀互聯網上的新聞(如時事);8.互聯網獲取實用資訊;9.從互聯網下載音樂、影片、遊戲或軟件;以及10.上載自己創作的共享內容(如音樂、詩歌、視頻、軟件等)。將這些形式合併成一個指標,稱為「校外網上閒暇活動」,以表示學生在學校以外網上閒暇活動的頻密程度。根據頻密程度由高至低把學生平分為四類。
2012年的數據顯示:有別於網上學習活動,學生網上閒暇活動與數碼閱讀、數學及解難三項能力並沒有線性關係(見圖二)──在空餘時間有限度使用電腦能提升上述三項能力,然而使用過量則會降低正面效應。那麼具體而言,學生在校外網上閒暇活動的情況如何?
PISA 2012 學生網上閒暇活動的情況
在經合組織國家的學生之間,瀏覽互聯網消遣和參與社交網絡是最普遍的網上閒暇活動:超過八成半的學生經常瀏覽互聯網消遣,大約八成經常參與社交網絡(見表二)。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