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哪裏美?

唐詩好,難道不是好在韻味,不全是押韻;好在境界,不全是堆砌。

不只英文在溝通中扮演的角色沒有想像中那麼大,我還可以再進一步,舉個用詩詞的語文偏解為主觀溝通的例子。

在台灣南部讀中學的時候,同學的爸爸告訴我,國語吟唐詩,味道不足,一定要用閩南話讀唐詩,才好聽。上了大學,客家同學說客語是古語,讀唐詩最美。聽他朗讀了一段唐詩後,覺得有些道理。到香港工作,很多港人都得意的說普通話不適宜讀唐詩,只有用廣東話讀才押真韻、才夠傳神,因為廣東話保有唐詩的中原古音原味。這時,心中開始有些問號。兩年前暑假,出差成都,在大熱天的樹蔭底下,許多人圍着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婦人。我好奇地趨前瞧瞧,原來她捧着唐詩,用四川話高聲朗誦,高低平仄,抑揚頓挫,就像唱歌似的。

溝通靠韻味

這時候,我有了做實驗的興致。雖然不懂日文,找了位日本朋友,讀唐詩的日文版。我不死心,又找了首英譯唐詩,自己試着讀;為了打破砂鍋,乾脆找了位老美讀讀看。

從這些轉折中,得到了些結論。當然,我還是非得用國語朗誦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不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不錯,都好聽!

然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唐詩好,難道不是好在韻味,不全是押韻;好在境界,不全是堆砌。紫月魂飄落花香,如果只不過好聽,那與廣告詞有甚麼不同,還不是過時就給遺忘了?有內涵的好詩,怎麼讀,用甚麼地方話讀,都好聽又令人忘不了。

所以,溝通要靠點韻味,而不全在語言!

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