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香港的宋代足跡〉及〈到〈香港郊區探索宋代足跡 〉分享了宋代在香港的歷史以後,本文嘗試介紹宋代以前或更遠古的香港。年代雖然久遠,但是我們只要用心留意,唐代與之前的歷史印記仍頗豐富,遊覽地點可以圍繞馬灣、深水埗及屯門。
香港有跡可尋又最古舊的歷史,當數1997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馬灣考古遺址。馬灣古時曾稱「銅錢洲」,當年興建新機場相關的青馬大橋時,發現了古蹟,把香港有先民活動的紀錄,推前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即公元前4000年開始,香港及鄰近華南地區已有古人類蹤影。
馬灣遺址雖然早隨工程湮沒,但當時共出土20個古人類墓穴,內有陶製與石製器具飾物等陪葬物。考古學家成功辨認10多具男、女及兒童骸骨,發現與在佛山河宕、桂林甑皮岩和福建曇石山出土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遺骨相似,相信同屬亞洲蒙古人種。
復原的成年馬灣人頭骨,同具一對上門牙被拔掉的特徵,估計是古人一種「成丁」禮儀。馬灣公園內的芳園書室(古蹟館),現長期展示一對成年馬灣男女的仿製復原人頭像,其中女頭像的真身,更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館外還有一唐朝泥窰,古時多建於海邊,燒泥時在灰窰上鋪珊瑚或蠔殼,點火燃燒再冷卻加水製成熟石灰,作肥料與建築之用,反映唐代技術。
李鄭屋漢墓
香港另一較轟動的考古發現為1955年在深水埗李鄭屋邨施工期間發現的李鄭屋漢墓,印證最早於東漢時期,香港已出現較有規模的住民聚居。古墓原在臨海位置,其十字形結構和隨葬物品,與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等一帶,剛好是現在的大灣區出土相近。墓磚上見題字,已故國學宗師饒宗頤教授認為,其中「番禺大治歷」和「大吉番禺」所記,為墓葬所在地縣名及吉祥語,標誌香港在嶺南地理上的地位。
漢墓共出土銅器、陶器及陶模型等文物數十件,但未發現墓主,推斷可能是東漢一鹽官或將軍的衣冠塚,當秦始皇平定南越後,香港納入南海郡番禺縣,至漢武帝征服南方,實行鹽鐵專賣,本地鹽業得以發展,朝廷並在大嶼山、南丫島等地設軍駐防,防止民間偷運私鹽,考古學家亦在香港沿海坡地發現大量與煮鹽有關的灰窰。
屯門其實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地區,因處珠江口,為華南重要交通樞紐、軍事要點,唐代為保衞商船設屯門鎮,駐兵二千防守,歸安南都護府管轄。從龍鼓洲、龍鼓灘與湧浪等考古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物,與馬灣遺址一樣顯示早於6000年前已有先民居住;掃管笏發掘的青銅器更標誌其文明在當時已相當先進,區內小欖、掃管笏、龍鼓灘、小坑村等地出土的漢、唐、宋以至明代遺物,包括漢代戳印紋陶罐、藏有半両和五銖錢的漢代灰坑,以及唐代窰爐遺蹟和青釉瓷器等,說明當地的經濟活動歷代一直持續,未有間斷。
位於屯門的青山,唐朝稱屯門山,五代改名瑞應山,宋朝為紀念杯渡禪師又稱杯渡山。禪師為南北朝劉宋時代天竺(即古印度)高僧,常以木杯泛行水中,故稱「杯渡」,當時取道屯門,經海路至南亞弘教,旅港期間歇居青山,後人建青山古寺,現為青山禪院,內有杯渡巖,巖內的杯渡像雕刻古樸,或為南漢工匠所鐫。旁有據說是唐詩人韓愈所題「高山第一」4字,禪院牌樓上的「香海名山」則由第17任港督金文泰(Cecil Clementi)親筆書寫,其熱愛中國文化,寫得一手好字外,還能說流利廣東話。
以上部分歷史景點,竟也具香港中西融會特色,除了杯渡禪師為南亞人、青山禪院牌樓上找到前港督的秀麗書法外,李鄭屋漢墓的發掘,乃得力於英考古學家暨香港大學前中文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西方朋友對中華文化的欣賞,有時候反比我們更懂更深入,不禁讓人汗顏,是時候多花時間發掘自己的寶庫了。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