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基督宗教的漢語學習

憑着中國現在經貿強勁同時,應大力資助流行文化和鼓勵歌影視界製作高水準作品,目標達到今天「韓流」或更高層次的成績。若中國軟文化熱興起,已不用國家費心推銷,各國年輕人會自動追隨學習與中國有關的事物,包括漢語學習的熱潮會自然啟動。
正當香港社會熱烈討論年輕人去中國化的表現,或傾向香港本土化時,部分論據直指外部勢力滲入,企圖影響年輕一輩政治取向。難怪中國政府正努力加強中華文化推廣,於世界各地紛紛設立孔子學院,希望中華文化能在外國能被廣泛接受,減少因文化背景不同所出現敵對現象。若利用孔子儒家學說推銷世界,相信已不合時宜。倒不如憑着中國現在經貿強勁同時,大力資助流行文化和鼓勵歌影視界製作高水準作品,目標達到今天「韓流」或更高層次的成績。若中國軟文化熱興起,已不用國家費心推銷,各國年輕人會自動追隨學習與中國有關的事物,包括漢語學習的熱潮會自然啟動,從漢語學習中,更了解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發展,所謂港獨、台獨思想亦必冷卻下來,對穩定中國和世界政局有相當幫助。
 

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若推廣外國人學習漢語,深入了解外國人如何學習中文至為重要,情況絕不能以現今中英雙語學習為起點。原因是英文在亞洲的重要性始於18世紀中期,相比香港和台灣仍普遍使用的漢語繁體字,是跨世紀文字,從秦代到1949年,足足用了2,170年,世界上哪有一種古文字能跨越22個世紀,仍然沿用到今天?由此可見,學習中文,一定要了解中國歷代文化和中外接觸發展史,那麼考究的時段便推前了上千年。
 
中國除佛學上要到印度取經學習梵文,其他宗教和外族語文都不曾主動學習,或提供語文交流渠道。佛學從南北朝以來盛行中國,史書上記載從三世紀到八世紀,共有169個高僧出國到西天取經,其中只有42人平安回國,其他大多客死異鄉。高僧回國,大量梵文經卷譯成漢語後,再沒有留下學習梵文或翻譯資料。自唐代以後,印度高僧或漢人和尚所譯佛經,均成重要典籍,不停流轉,沒作多大更正或修改。背後原因與現代有多少人能精通梵文和佛理,並可肩負這個重任有關。相對來說,有多少外國學者能掌握中國語文,為這類文化交流多作貢獻?
 
各種宗教在世上流傳發展,造就不同宗族文化交流,語文學習是溝通最基本接觸。每一位宣教者到達一處新地方,必先掌握當地語言文化,才能發展傳教事業。其中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基督宗教等在中國發展歷程,正好提供這方面研究。環顧中國歷代宗教史,只有強大的基督教文化仍有大批中外學者研究,其他與基督宗教沒拉上關係的外來語,已很少學者作持續研究。基督文化出現於中國漢平帝時期,在歐洲中亞地區蓬勃發展,直至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景教開始傳入中國,代表基督宗教正式踏進中國大門。
 
最早傳入中國的景教源自聶斯脫里(Nestorianism)流派,並非羅馬天主教或基督教會分支。亦因這種不同基督宗派差別,當時盛行中亞和歐洲的敘利亞語,便成了最初流傳到中國基督教主要經文語言,有別於拉丁語系的正統天主教和基督教會,更別於以希伯來語和希臘語為藍本的《聖經》翻譯。以最早基督經文外語翻譯年代看,記載提及唐代景教有35部中文譯本,比古英語聖經譯本還早一個世紀,相隔利瑪竇明萬歷年的中文天主教刊印本,足足早了九百年。故外國人研究學習中文,不能只看19世紀初馬禮遜的翻譯成就、或是明萬曆年利瑪竇的語文貢獻,早於唐太宗年代,基督經文中文翻譯已有相當成績。
 
1625年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錄了唐太宗貞觀年,景教分支聶斯脫里(Nestorianism)在中國傳教並建大秦寺(教堂)。此碑石刻內容,仍是世界各國學者研究重要對象。
1625年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錄了唐太宗貞觀年,景教分支聶斯脫里(Nestorianism)在中國傳教並建大秦寺(教堂)。此碑石刻內容,仍是世界各國學者研究重要對象。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底左側刻有29僧名,右側刻41僧名。其中除8名外,均為敘利亞文和中文對照。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底左側刻有29僧名,右側刻41僧名。其中除8名外,均為敘利亞文和中文對照。

 

唐朝基督教士已習漢語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錄了唐太宗貞觀年,景教分支聶斯脫里在中國傳教並建大秦寺(教堂)。碑文有1,780個漢字和刻有敘利亞文,可見當年基督教東方教派的領袖,已習胡語、漢語,方便傳道。存世《尊經》提及35部翻譯成中文典籍中,多部是《聖經》內容翻譯。景教最早經典《序聽迷詩所經》敘述耶穌生平,與現今《福音書》比較,中文翻譯用語值得深思,試看其中一段經文:「天尊〔天主或上帝〕當使涼風〔聖靈〕,向一童女,名為末豔〔瑪利亞〕。涼風即入末豔腹內,依天尊教,當即末豔懷身,為以天尊使涼風,伺童女邊,無男夫懷任〔孕〕。令一切眾生見無男夫懷任,使世間人等見即道:天尊有威力。即遣眾生,信心清淨,回向善緣。末豔懷孕,後產一男,名為移鼠〔耶穌〕⋯⋯」很明顯唐代景教受佛、道兩教影響,漢語翻譯上仍保留大量佛教元素。但敘利亞語經文漢譯,目的是方便漢人理解和接受,當時胡人景教僧(祭師)阿羅本是主要翻譯者,他改寫、挪用其他相關語際,以共通簡略表達方式用於基督經文漢文譯本。
 
在2006年出土的洛陽景教經幢,刻有《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和《經幢記》,其中內容共有七處出現「匠帝」一詞;如「我無元真主匠帝」,「無始未來之境,則我匠帝阿羅訶也。」其中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聖靈,譯作「清靜阿羅訶、清淨大威力,清靜 xxx〔大智慧〕」,可見初期景教入華受佛教影響之深。「天尊」或「匠帝」作為神或上帝的名稱,和「移鼠」代表耶穌,若用於現代翻譯,一定受到不少基督教學者攻擊。唐會昌滅佛後,景教遭禁,教徒被遣回原籍或走避遠處,明顯的傳教活動已不復見。
 
在洛陽出土的景教經幢,刻造於唐元和九年(814年),於唐大和三年(829年)舉遷,經文雕鑿已沒有敘利亞文,代表胡人景教僧和景教徒已接近完全漢化。景教經幢現藏於洛陽博物館。
在洛陽出土的景教經幢,刻造於唐元和九年(814年),於唐大和三年(829年)舉遷,經文雕鑿已沒有敘利亞文,代表胡人景教僧和景教徒已接近完全漢化。景教經幢現藏於洛陽博物館。
 
宋代的情況更甚,沒有景教徒的遺跡可供研究。有記錄由正統羅馬天主教遣使來華,始於1291年的方濟各會教士。他們在元代雖曾建立景教寺,但發展並不明確,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同時,來自敘利亞東教派的景教徒,重新經絲綢海陸兩路進入中國,他們不少來自波斯等地,出土發現元代景教遺物,散佈於浙江揚州、福建泉州、蒙古包頭等地,多以敘利亞文或回紇文刻寫,漢字已少見,可見景教徒在元代十分低調,亦沒有明顯漢化情況出現,只能確定胡人景教徒在元代仍存在中國境內。情況一直到明代萬曆年間,耶穌會成立,外向傳教方針明確,利瑪竇成功進入中國後,才出現顯著的變化。受嚴格培訓來華耶穌會士均保持與教廷通訊,並保留有關中國傳道資料。這樣對基督宗教在中國發展研究,提供大量一手資料,對中西文化交流和語文學習影響深遠。而現存最早記錄學習漢語的字典、辭典和漢語語法便出自耶穌會士之手。
 
借古鑑今,熟悉唐代景教發展史,除進一步了解基督宗教初期來華的語文學習外,亦有助了解當今在中國發展傳教事業的方向和形勢。中國於1949年解放後宗教活動幾乎停頓,直到改革開放後,宗教活動也開始發展起來,但政治情況並不接納完全宗教自由,而是引導式的發展,若明白中國政策形勢,不難了解中國政府須要「維穩」高於一切。故聰明的傳道者,亦知道他們在中國的位置和可辦的事情。
 
圖片:作者提供
 

林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