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75年研究揭秘「美好人生」定律

在最新 TED 演講裏,羅伯特聚焦於所有人都關心的「什麼是美好人生?」這個問題,用兩個長達75年的縱向隨訪研究成果,強調構成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因素並非富有、成功,而是良好的身心健康及溫暖、和諧、親密的人際關係。
踏入2016,你還在為工作忙碌嗎?抑或為年終獎的多少而煩惱?哈佛最新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美好的人生與金錢和名利無關,真正的奧秘在於……
 
在最新 TED 演講裏,羅伯特聚焦於所有人都關心的「什麼是美好人生?」這個問題,用兩個長達75年的縱向隨訪研究成果,強調構成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因素並非富有、成功,而是良好的身心健康及溫暖、和諧、親密的人際關係。
 

講者介紹

 
羅伯特.瓦爾丁格,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MGH)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治療師。作為著名的成人發展研究所第四任所長,正在繼續其前面三任自1940年以來一直進行的兩項精神醫學領域最負盛名的「人生全程心理健康研究」,一項是「哈佛精英研究」,另一項是「波士頓背街男孩研究」。在過去的75年裏,從這兩個項目發表大量學術論文、書籍,許多成果影響了精神醫學、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踐。
 

演講內容中文版

 
生命進程中,什麼讓我們保持健康和幸福?如果你現在開始着手規劃未來最好的人生,你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哪裏?
 
回答有很多種,我們已經被無以計數的有關生活中最重要事物的圖景轟炸了。媒體上充斥着那些富有、高聲望、建立起自己事業帝國的成功人物故事。並且我們對這些故事堅信不疑。
 
有個最新的調查,詢問1980至2000年出生的年輕人,他們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有哪些。超過80%的人說,他們主要的生活目標是要變富有。這群年輕人中,還有50%說他們另一個主要生活目標是成名。
 
我們總是被告誡要投入工作,努力奮鬥,完成更多。我們似乎覺得要生活得更好,這些就是我們需要追求的。可事實真是這樣嗎?這些真的是在人類生命歷程中幫助他們保持幸福感的東西嗎?
 
人一生中所做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怎樣影響他們,我們幾乎無從得知。我們對於人生絕大多數的理解是從他人的回憶中獲得的。
 
我們知道,人是不可能有完整清楚的記憶的。我們生命中大部分發生過的事情我們都遺忘了。有時我們記憶形成過程簡直充滿創造性。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類似的話。他說道,「我人生中一些最悲慘的事情根本就沒發生過。」
 
研究顯示,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實際上以一種更積極的方式在保存我們的記憶。我想起一張廣告上說的:「任何時候開始擁有幸福的童年,都不算晚。」
 
但要是我們能夠觀察整個人生呢?要是我們能從人們青少年時期一直追踪到老年,去觀察到底什麼才是真正能夠幫助人們保持幸福、健康的東西呢?
 

跨世代的研究成果

 
我們已經做到了。哈佛成人發展研究可能是目前有關成年人生活研究中歷時最長的。 75年間,我們追踪了724位男性。年復一年,我們詢問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他們的健康狀況,當然我們在詢問過程中並不知道他們的人生將會怎樣。
 
這樣的研究極為稀少。幾乎所有類似的研究都在十年內流產了,原因可能是失訪率太高,或者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或者研究者興趣點轉移或去世以後沒有其他人接手。
 
但是多虧了運氣以及幾代研究者的堅持,這項研究成果活下來了。在最早的724名男性中,大約有60位還在世,並繼續參與這項研究,他們絕大多數都已經超過90歲了。現在我們正開始研究他們總數超過2,000個的孩子。而我是這項研究的第四任領導者。
 
從1938年起,我們追踪了兩組男性。第一組在加入研究時還是哈佛大學大二的學生。他們屬於 Tom Brokaw 所說「最偉大的一代」,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完成大學學業。之後絕大多數人為戰爭工作。
 
另外一組我們追踪的群體是波士頓最貧窮區域的男孩。正是因為他們來自於20世紀30年代波士頓麻煩最多、最底層的家庭,才獲選入我們的研究。多數人都住在出租屋裏,許多甚至沒有熱的或冷的自來水。
 
當他們入選研究之後,所有的青少年都接受面談和醫學檢查。我們去他們家裏和他們的父母訪談。
 
後來這群青少年長大成人,進入社會各行各業。有的成了工廠工人,成了律師、泥瓦匠、醫生,有一位成為美國總統​​。有的成了酒精依賴者,一些患上精神分裂症。有的從社會底層一路爬升到上流社會。而一些人卻沿着相反的方向走過這段人生旅程。
 
這項研究的發起者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想到,75年之後我能夠站在這裏,告訴你們這項研究仍然在繼續。每兩年,我們充滿耐心和辛勤的研究人員打電話給我們的研究對象,詢問是否能夠再寄給他們一套有關他們生活的問卷。
 
波士頓城郊許多研究對象問我們:「你們怎麼總是不斷地想要研究我?我的生活沒什麼意思啊。」而哈佛的畢業生從沒問過這個問題。
 
為了得到他們人生最清晰的畫卷,我們不僅僅只是寄給他們問卷。我們在他們的客廳裏與他們訪談。我們從他們的醫生那裏獲取醫療記錄。我們獲取他們的血樣,掃描他們的大腦。我們和他們的孩子交談。我們用攝像機記錄他們和自己的妻子談論最隱秘的擔憂。大概十年前,我們終於詢問他們的妻子們,是否願意作為研究對象加入我們的研究。很多女士都說:「你知道,是時候了。」
 
那麼我們學到了什麼?我們從這些人生活中提取出來的長篇累牘的信息到底教會我們什麼?其實,完全無關財富、名聲或者拼命工作。我們從這項長達75年的研究中得到的最清晰的信息是:良好的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就這樣!
 

關係如何影響我們的幸福?

 
對於關係,我們學到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社會連結真的對我們有益,而孤獨卻有害。
 
事實證明,和家庭、朋友和周圍人群連結愈緊密的人愈幸福。他們身體更健康,他們也比連結不甚緊密的人活得更長。而孤單的體驗是有害的。
 
和不孤獨的人相比,那些比自己所希望的更孤單的人覺得自己更不幸福,他們到中年時健康狀況退化地更快,他們的大腦功能衰退更早,而且他們的壽命更短。
 
令人遺憾的是,任何一個時刻,每五個美國人中就有不只一個說自己孤獨。我們知道,在人群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獨,在婚姻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獨。
 
所以我們學到的第二件事是,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你擁有的朋友的數量,不是你是否在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中,而是你親密關係的質量。
 
事實證明,處於衝突之中真的對我們的健康有害。舉個例子,充滿衝突而沒有感情的婚姻,對我們的健康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比離婚還糟。而生活在良好、溫暖的關係中是有保護作用的。
 
當我們追踪我們的研究對像到他們的80歲之後,我們希望回顧他們的中年生活,來看看我們是否能在那時預測誰會享有幸福健康的晚年,誰不會。
 
當我們把所有有關他們50歲的信息都整合起來之後,發現能夠預測他們晚年生活的不是他們的中年膽固醇水平,而是他們對所在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
 
50歲時對自己的親密關係最滿意的人,80歲時最健康。而良好、親密的關係似乎能緩衝在衰老過程中遇到的坎坷。
 
最幸福的伴侶,無論男女,80歲之後都說,當他們感到更多軀體疼痛時,心情依​​然快樂。而那些處於不幸關係中的人,感受到更多軀體疼痛時,疼痛被增加的情感痛苦放大了。
 
第三件我們學到的,關於關係對我們健康的影響是,良好的關係不僅保護我們的身體,也能保護我們的大腦。
 
研究表明,80歲之後依然處在對另一個人安全依戀的關係中有保護作用。在關係中真的感到自己能在需要時可以依賴另一個人的人們,他們保持清晰記憶力的時間更長。而感到自己在關係中真的無法依賴另一個人的人群,他們將更早出現記憶力衰退。
 
而那些良好的關係,並不一定要一直保持平順。一些80至89歲老年夫婦,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吵架。但只要他們感到自己真的能在困難時刻依賴另一個人時,根本就不會記得那些爭吵了。
 
所以我們學到的是,良好、親密的關係有利於我們的健康和完好狀態。這是老智慧,是祖母和牧師的忠告。
 

為什麼良好關係比其他東西更重要?

 
為什麼明白這個道理這麼難?就拿巨大的財富來說,我們知道,一旦我們的基本物質需求被滿足了,財富就幫不上什麼忙了。如果你從每年掙75,000美元提高到7,500萬美元,我們知道你的健康和快樂基本不會發生變化。
 
至於聲望,媒體不斷地入侵、缺乏隱私,使得多數名人顯著地不健康。這顯然不會讓人更快樂。
 
至於拼命工作,有一條真理說,沒有人在臨死前覺得,自己要是花更多時間在辦公室就好了。
 
為什麼這些這麼難理解,這麼容易就被忽視了?是啊,我們是人啊。
 
我們真正喜歡的是快速解決方案,一種我們能得到的,又能讓我們生活得好並且一直保持下去的東西。關係錯綜複雜,照顧家人和朋友是繁重的工作,一點也不性感也不光芒萬丈。而這也是終身的,絕無盡頭。
 
在我們的75年研究中,擁有最幸福退休生活的人,是那些主動尋找玩伴來替代工作夥伴的人。
 
正如調查中的年輕人一樣,我們的研究對像中很多人在一開始還是青年的時候,真的相信聲望、財富以及成就,是他們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須追求的。
 
但隨着時間流逝,在這75年間,我們的研究顯示:發展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把精力投入關係,尤其是家人、朋友和周圍人群的人。
 
那麼你們呢?假如你們今年25,或者你們40,或者你們60歲。投入關係對你們來說是什麼樣的?
 
可能,或者是無限的。也許是簡單到拿和屏幕打交道的時間來和人打交道,或者通過一起做點什麼新鮮事,比如散步或者約會,或者聯繫那個多年來不曾說過話的人,來點亮一段死氣沉沉的關係。因為對一個總把小憋扭放心裏的人,這些看上去很平常的家庭敵對事件會造成嚴重後果的。
 
我想用馬克.吐溫的另一條名言來結束。百多年前,當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他寫下了,「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爭吵、道歉、傷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
 
所以說,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好的關係上的。而這種理念是值得傳播的。
 
(圖片:Pixabay)
 
原文刊於留學媽媽教養女王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
 
 

留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