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畢業生談職業、事業和志業

畢業生們,如你投入和享受你的工作,覺得有意義而不拘於名、利、權,就應擇善而固執,你會有更大機會獲得人生的最終「價值」。

我在恒生大學服務已近9年。在剛過去的2022年度畢業禮,我見證了新一屆約1900位畢業生踏上人生的另一階段,感受甚深。

部分學生未準備好投身社會

過去3年,人與人之間因疫情和口罩阻隔而變得生疏,所以今年我除了在典禮台上與每一位畢業生碰手道賀並寄語祝福,還特意在兩場典禮後到校園四周一行,與畢業生和家長拍照留念,感受他們的歡樂,也趁機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動向。

由於疫情和其引起的經濟下滑,令同學無論在學習或求職上都受到壓力。一方面我很欣慰絕大部分畢業生經過4年努力,都成功就業、創業或升學;另一方面,從我與畢業生的接觸所見,小部分似乎對未來仍未完全作好準備,例如應以哪種態度面對工作。

我完全明白現今年輕一代對工作心態、平衡生活和社會價值的追求與70、80後有顯著分別,但我認為對人生意義的追求應是不變的,所以我在畢業禮的講辭中與畢業生分享了我對「職業、事業、志業」三者的理解。

志業是感召、獻身和使命

基本上,「職業」是為了收入與生計,但個人對工作內涵或許欠缺興趣、投入感或意義,但求「夠鐘放工、月尾出糧」。有「事業」感的人一般對工作有較大興趣、熱誠和目標,並不斷努力求進,追求升遷、收入和認可,有個人成功的滿足感,能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天賦和才能。「志業」不僅是事業,更是人生最重要的感召、獻身和使命,堅持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能以人為本奉獻,造福社群。外在的物質獎勵或名、利、權都不再是重點,目標是找到自己的意義和快樂。

在典禮致辭時我以荷里活電影《壯志凌雲:獨行俠》為例作分享。片中湯告魯斯飾演的戰鬥機師「獨行俠」,經過30多年的奮鬥,但在海軍仍只是一名飛行隊長,而非如他同期戰友已升為將軍或出任參議員。這其實是他自己的選擇,因為他作為隊長才可繼續從事他喜歡的飛行工作,容許他繼續充分發揮自己的天份和才華,這不是一個上將或參議員能做的事。

獨行俠隊長對成功定義與其他高層將領不同。他選擇要成為地球上最快的人,打破光速十級的極限,令團隊可繼續試驗昂貴的新研發項目。作為特別任務小隊的導師,他親身上陣,尋找、測試和超越每一個成員的極限,令他們成為精英中的精英。對獨行俠而言,飛行員不止是一份工、一份職業或事業,而是志業。

三者結合是理想境界

不同人對同一份工也可以有不同感受、意義與層次,可以視為職業、事業或志業,是個人的選擇。例如一個泥水工人可以視工作為砌磚(職業),或建造一所美輪美奐的學校(事業),或打造一個給師生共享的校園環境從而教化下一代(志業)。

當然,三者能結合是最理想的。愈是接近事業與志業,人就會更努力更有毅力克服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並不輕言放棄。所以畢業生們,如你投入和享受你的工作,覺得有意義而不拘於名、利、權,就應擇善而固執,你會有更大機會獲得人生的最終「價值」。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何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