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新:本屆政府民生改善力度 令市民失望

政府為什麼不可以同時提出因時制宜的短期「招數」?過渡性房屋不是因時制宜的短期「招數」嗎?其實,市民關心的,並不是什麼徹底或短期措施,最重要是他們的住屋困難能盡快得到解決。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教授近日撰文談《施政報告》,指出今年《施政報告》的封面雖以「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為題,宣傳方面卻用上「新局面、新氣象、新未來」。特首所說的3 個「新」,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但香港過去3 年出現的改變,相信市民普遍感受到的,是香港的政局真的不一樣了!

為何沒有解決住屋問題的短期「招數」?

《施政報告》指出,「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未來的發展重心,香港的經濟也必須融入國家經濟的發展策略,這樣才能走上光明的未來。

至於《施政報告》中一些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改善建議,尤其是歷屆行政長官都視為政策「重中之重」的住屋問題,特首在《施政報告》中表示,「我說要較徹底地解決香港市民『住』的問題,我們需要的不是因時制宜的短期『招數』,而是持之以恆供應土地的決心」,她補充說:在未來10 年,政府已覓得350 公頃土地,足夠興建33 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周永新不禁問,「聽了特首以上一番話,市民會感到興奮嗎?市民會覺得長久以來困擾市民的住屋問題得到解決嗎」?他認為,特首要徹底解決市民「住」的問題,市民不會有異議;對於「北部都會區」能夠提供大量房屋單位的說法,市民就算有保留,也不會反對。

但市民不明白的是:政府為什麼不可以同時提出因時制宜的短期「招數」?過渡性房屋不是因時制宜的短期「招數」嗎?其實,市民關心的,並不是什麼徹底或短期措施,最重要是他們的住屋困難能盡快得到解決。

政府公營房屋政策拿揑不定?

他指出,對於差不多30 萬公屋申請者,他們唯一的盼望是盡快「上樓」(分配房屋單位),特首提出的「北部都會區」──這徹底解決住屋問題的方案,市民會覺得對自己面對的住屋困難有幫助嗎?特首說10年內有足夠土地興建33 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輪候公屋的時間,在未來10 年或20 年,都未能達到不超過3 年的承諾;特首和負責官員的說話,除了傷透公屋申請者的心,市民會覺得政府有解決住屋問題的決心嗎」?

周永新認為,市民「住」的問題未能解決,追根究柢,是政府的公營房屋政策拿揑不定。他指出,回歸初期,董建華大力增加公共房屋的供應,輪候公屋時間一度減至3年以下,但一場亞洲金融風暴,加上「沙士」病毒的衝擊,一切公營房屋計劃驟然停頓,建屋量大減。到曾蔭權年代,政府不再積極開發土地,公營房屋建設邊緣化。到梁振英年代,解決市民住屋困難成為政府政策「重中之重」,但累積下來的土地短缺,猶如擋在政府面前的一座大山,最後無功而還。「林鄭月娥以置業為政府房屋政策的主導思想,結果:市民不知政府的房屋政策是協助他們置業,還是解決他們的住屋困難」?

貧富懸殊日趨嚴重,扶貧政策何在?

另一存在已久並為市民關心的問題,是香港的貧富懸殊變得愈來愈嚴重。對於「貧窮問題」,特首在《施政報告》有以下的話:「香港的貧富懸殊是大眾關心的議題。政府的責任是透過收入再分配,提供社會安全網,照顧有需要人士。去年底公布的2019年貧窮人口數字,計及所有現金和公屋福利後,成功把貧窮人口大幅由政策介入前的149 萬減至64萬,可見安全網能有效發揮再分配功能,為不少基層市民提供實質援助,讓他們脫離貧困。」

然而,周永新指出,香港貧窮人口的數目,過去10 多年並沒有大幅的增加或減少;以收入來計算,香港5個人中,約有1 個生活在貧窮線下,而政府提供的現金和非現金福利,大概可以把貧窮人口的數字減半或更多。這就是香港現今的貧窮情况!至於窮人數目的增減,主要看政府有沒有決心推行一些積極的扶貧措施,例如設立最低工資和長者生活津貼。以扶貧的力度而言,本屆政府的表現,應令不少市民感到失望。

回看《施政報告》中的扶貧建議,有以下4 項:一、合併長生津;二、以在職家庭津貼協助低收入在職住戶;三、為輪候公屋超過3 年的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四、落實取消強積金對冲。合併長生津和取消強積金對冲,之前周教授已有分析,不再重複。

在職家庭津貼和輪候公屋申請住戶現金津貼,援助對象都是收入較低的家庭,特別是一些有兒童成員的家庭。政府對低收入家庭兒童的協助,現在分散在各項不同的政策和措施上,包括學童的書簿津貼、午膳津貼、課外活動津貼等,他認為有整合和完善的必要。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