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重就是消除價格扭曲

總之,產能過剩產生的原因非常複雜,是個綜合性很強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通過研究,希望每過一個階段,我們都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少犯重複性錯誤,特別是減少價、稅扭曲,使我們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搞得更好。
  
封面圖片:周小川表示,金融界十分重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提出各種政策建議。(亞新社)
 
從我接觸的數學模型看,就產品/部門結構而言,結構性問題和價格問題是原始對偶關係,結構性改革(調整)和價格改革(調整)是等效性議題。當然必須有一個有效市場假設,絕大多數情況下這個假設成立,即便是市場無效的情況,也有一些辦法修復價格機制。實踐中也發現,即便是某些重要產品,政府主導定價也未見得就更好。成品油可能是個例子。利率、匯率價格決定問題也大抵如此。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消除價格扭曲。
 
消化過剩產能,特別是在消化過剩產能中如何保護好職工的利益,如何解決好轉崗、再就業等問題,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非常複雜和綜合的問題。國家在制定經濟政策包括研究結構性改革時,都很重視這個問題。
 
這裏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過剩產能是怎麼產生的,今後能否減少再發生嚴重過剩產能的情況,從而減少調整的痛苦;二是在當前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有哪些政策性問題應該加以重視、研究解決好。
 

結構改革重點之一是應消除價格扭曲

 
從經濟發展的規律講,由於技術的發展、社會的變化以及需求的變化,產能的利用率狀況肯定是不斷變化的。有些產能在投資時是很有用的,但過一段時間可能就在技術上過時了,再過一段時間就變成過剩的了,需要消化。現在的職工也很難像以往那樣學一門本事,就能干一輩子,中間可能需要轉崗、再培訓,以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特別是,最近20、30年,技術和社會的演變非常之快,從這個角度來說,過剩產能的出現並不奇怪。
 
但是,有些過剩產能是由於我們政策、體制上的原因和對市場規律把握得不好造成的。首先,產能過剩在很大程度上與價格扭曲有關。有些行業上項目時,大家都表現得非常積極,這很可能是因為價格有問題。價格有問題也可能是稅收有問題間接造成的。不妨舉個例子,上世紀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紡織能力過剩,後來不得不通過砸錠子來處理產能過剩。其中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價格扭曲,使大家一度覺得這個行業利潤非常高,有資金就可以投資辦廠。那個時候,大量湧現的鄉鎮企業集中在紡織行業。後來經濟學專家的分析認為,造成紡織產能過剩的一個原因是有效關稅稅率出了問題:化纖顆粒的關稅非常低,而抽紗產品的關稅過高。這樣就人為導致國內成品價格偏高、生產的附加價值顯得高、利潤空間大,造成一種可以盈利的假像,吸引了大量投資。隨着我國貿易政策的改革、關稅扭曲的消失,後來發現該行業根本就沒有多大盈利空間。現在,這類扭曲也還是存在的。
 
第二個是環境成本。環境成本問題其實也是一種價格扭曲。理論上,如果有污染,首先得把污染治理打入成本,對污染物進行處理;如果有碳排放的話,得要為碳排放承擔代價,所謂碳配額的做法就是要求排放者先購買這個配額,把代價計入成本和價格加以吸收。如果沒有吸收環境成本,價格就會失實,企業就會覺得這個行業的利潤挺高,投資就會增加,產能相應增加,最終會產能過剩。以後對環境的要求一提高,對環境污染的罰款一增加,許多企業就會做不下來了,產能過剩就會暴露。
 
第三,還有一類產能過剩跟貿易政策有關係。有些產能在投資時就是瞄準出口市場的,比如光伏電源產業,對國內市場來說,這些產品的價格偏高,當時是接受不了的,所以主要是依賴出口。一旦國際貿易出現爭端,出口遇到困難,這些行業就會產能過剩。因此,一方面在投資的時候,就要對國際市場有充分估計;另一方面在全球貿易政策上,要強調不能出現貿易保護主義,不得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否則就會對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帶來不利影響。
 
此外,民營資本作投資有很多抱怨,想投的行業不是自由准入。有些行業禁入盡管在規定上已解除了,但實際上受制於「玻璃門」、「旋轉門」。結果,能考慮的行業相當有限,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就容易導致投資過於集中,甚至是一有機遇和窗口就一哄而起。
 
再有,從金融工作來講,過去有很多商業銀行在貸款導向方面、行業方面研究薄弱,業務過於粗放。如果是國家鼓勵的行業,銀行就貸款,貸款出現問題也不是銀行的錯;如果是國家禁止的行業,比如「兩高一資」行業,那就一概不能貸。「兩高一資」其實覆蓋面很大,中間有一些細分的行業競爭力還是較強的,但國家既然給這些行業「戴帽子」了,反正就不能貸款,也不能發債,不能上市融資。總之,有些金融工作還是比較粗的,不能夠真正承擔責任,抓住產業發展的多元化。隨着經濟周期發展,之前如對產能過剩行業支持較多,有些問題等到發現已為時偏晚。事後需要產能調整時,銀行反而會產生大量的不良資產,自身也深受其苦。
 
當然,某些行業出現產能過剩也與需求方變化有關係。我國投資占 GDP 比重一度過大,需求比較多,導致對鋼材、水泥需求量過大,當需求下降後,這些行業就會產能過剩。這種周期性波動,在其他許多國家也存在,但我國較突出。
 
總之,產能過剩產生的原因非常複雜,是個綜合性很強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通過研究,希望每過一個階段,我們都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少犯重複性錯誤,特別是減少價、稅扭曲,使我們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搞得更好。
 

多管齊下,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

 
金融界非常重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提出了各種政策建議。首先,職工的基本福利保障特別是養老、醫療的保障體系的有效性非常重要。這涉及勞動就業的靈活性大小,涉及如果需要去產能,職工能否順利解決轉崗、再就業的問題。我們一直認為養老金的改革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過去有些問題就發生在這個環節。養老體制改革如果搞得好,痛苦就會少。歷史上,我們也有做得不夠的地方。回想起來,我們國家在20多年前就提出要建立「三支柱」型的養老保障體系,即社會統籌、個人賬戶和商業性保險,但這麼多年來,我們現收現付在保障體系所占的比例仍然相當高,使得養老金交付比例過高。這個比例過高並不是說養老金使用得不合理,而是說現在的人還承擔着過去中老職工的養老保障負擔。
 
其次,我們養老金賬戶的可攜帶性還是不夠的,即如果換工作需要換城市、換省份,攜帶養老金不夠靈活方便。改革方向不是簡單地搞大一統、全國統一標準,這樣未必適應中國的國情。類似地,還有醫療的問題。如果醫療能更多依靠醫療保險,同時不管崗位怎麼換,都可攜帶,這將有助於解決再就業問題。在有些以資源型生產為主的城市,需要進行結構調整從而涉及職工更換崗位時,如果養老、醫療保障能夠順利銜接,將是很有幫助的。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清華EMBA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