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7日,公民實踐培育基金邀請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周保松進行演講,主題為《自由之夏—從政治哲學的觀點》。周保松從政治哲學角度,帶領大家思考整場反送中運動。
自由是什麼?
很多香港人都珍惜自由,並願意付出很多。什麼是自由?當一個行動者能免受限制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自由。舉個例子,我不會因言論而承受懲罰和恐懼時,這就是言論自由。
自由並非單一的,而是眾數的。自由是在某一領域上進行一些事免受某一些限制。人有不同領域,有家庭、教育、宗教等。不同領域有多少自由是制度決定的。
香港是自由的社會,但不等於為所欲為,自由需要法律的規定,權利在《基本法》得以充分保障,在法律下能保障基本自由。自由需要考慮其他人的權利,尊重他人自由。自由在社會可能是很重要的價值,但不是唯一的價值,例如公義、平等。
不是所有的自由同樣重要。任何國家和社會都基於不同理由對自由作出不同限制。香港可以上Facebook、Google,在內地是禁止的。
自由很多時候聯想起自由主義。自由主義在內地是負面的標籤。自由和權利息息相關。馬克思批評自由社會鼓勵自利主義,免受政府限制,滿足自己個人利益,破壞人與人之間社群關係。
我們生活在香港社會裏,多年來珍惜什麼自由?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人身自由、信仰自由、結社自由、遊行示威自由、出版自由。這些自由構成一個體系,構成自由社會。
香港人珍惜什麼自由?
香港還有一個自由就是經濟上的自由。香港在過去24年美國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排行榜都是第一,引以為傲。經濟自由就是小政府大市場,低稅收低福利。經濟自由是指在市場經濟體系裏,政府對經濟活動干預很少。政府干預愈少,經濟上享有的自由愈多。
但香港社會不平等,出現貧富懸殊、樓價高企、社會流動低等問題,歸因於政府干預市場少,放任市場競爭。完全放任的經濟自由,不是我們想要的。其實香港不是徹底放任的社會,例如醫療服務相當社會主義的,90%醫療服務都是公立醫院,而且是按需分配。另外,如果香港沒有公共屋邨,住屋問題會更嚴重。
自由不是香港唯一的價值,當自由應用於某一領域下而不加以任何約束,會導致不良的後果。市場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政府有責任改善現在情況。
在香港,自由可說是日用而不知的地步。我們慣於享受自由,不知道沒有自由的感受。反修例活動給我的感受是當政府剝奪我們習以為常的自由,就會明白自由的重要。
我認為反修例運動是「自由之夏」,在三個層面呈現。第一、捍衛應有的自由;第二、追求想要的自由;第三、在參與運動過程中,實踐一些自由,令你感覺自己是自由人。
捍衛應有的自由
第一層面,我們捍衛應有的自由。運動的源起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就是擔心失去人身自由,令很多人感到恐懼。商界擔心條例通過後失去私有財產的自由,財產受到不合理剝奪。反修例運動稱為「反送中」,因為香港人不信任中國不公正的司法制度。修例後,香港人沒有接受公平審判的權利。
運動過程中,現時有些自由會受到威脅。遊行集會的自由開始被剝奪,尤其緊急法通過後,連登討論區被封,Facebook被審查。還有因為某些人的政見,剝奪參選自由。自由逐步侵蝕和限制,會觸動很多香港人的底線。
沒有政治自由 人生不完整
第二層面,想爭取一些未有的自由,而且這些自由十分重要,這就是政治自由,是五大訴求最後一個訴求:重啟政改,給予港人真正雙普選。這是2014年佔領運動的訴求。
有人認為香港已經很多自由,沒有民主無所謂。也有人認為有民主就威脅經濟自由,有民主就會有福利主義,就會大政府小市場,所以不應該有民主。
我覺得民主和自由息息相關。引用2007年梁家傑參選特首的口號「有得揀,先至係老闆」,民主就是「有得揀」。民主精神有三個要點:主權在民、政治平等、有選擇的權利。民主所實踐的正是政治上的自由。
香港過去有經濟自由、出版自由、結社自由,但我們的政治自由受到限制。政治自由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在所有自由中最根本的。政治自由在眾多自由中排得較高的位置。如果香港沒有民主,所有享用的自由都是脆弱的。如果沒有民主,政府無需問責。擁有權力的人如果得不到人民的監察和認可,可執行不公義的法律,剝奪自由。民主就是保障我們其他的自由。
政治實踐的自由本身有內在價值。人自出世起,生活每一部分都受政治制度影響。政治制度是人為的,不是自然的。自己作為政治社群的成員,但不容許參與政治社群的管治,生命就會不完整。我們沒有機會透過政治參與,去實踐自己的能力。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人是政治動物,並非說人喜歡爭權奪利,而是說人一出生就存在於政治社群裏。他說如果要建立理性能力,需要公共參與。沒有公共參與,人生就不完整。人如果長期生活在市場裏,沒機會過政治生活的話,我們的生命有嚴重的缺失。
我覺得今次反修例運動,全民覺醒是最珍貴的地方。中學生不懼校方壓力,敢於政治表態,這就是公民實踐。
為什麼香港人爭取民主?如果國家剝奪參與政治的權利,失去選擇權,尊嚴受到損害,甚至覺得承受很大的屈辱。民主不代表可選出一個比現任特首更英明的人,民主不能解決社會所有問題。但我們作為香港社群的一員,有基本的權利決定社群的未來。
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
第三層面,我們在政治參與過程,實踐一些自由,以前從未有的。反修例運動中,最多人叫的口號是「香港人加油」,這是香港人集體身份認同。基於共同的身份,作出政治訴求和抗爭。
「香港人」是什麼?香港與內地對比,我們叫「香港人」時會感到悲憤,因為覺得對方欺騙我們,不斷壓逼,感到不自由和不尊重。以前香港是英國殖民地,現在是中國的特區,香港人不想自己被支配,因此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這就是雨傘運動提倡的「命運自主」。
反修例運動沒有大台,遍地開花,每人都是運動的主宰者,沒有精英或政黨承擔責任。自己很多時候,自發參與一些運動。過去香港人有不同的身份,不敢走出職業框架。現在護士機師等進入政治領域,表達政治意見。每一個香港人都改變了自己,不再是經濟人,而是政治人,關心香港政治社群的共同利益。
我們在「自由之夏」參與過程中,沒有意識到自己改變自己,改變對自身的理解,改變自己與香港的關係。無論這場運動最後中共會用什麼方式打壓都好,其實這場運動對香港未來產生的影響,其實剛剛開始。現在18歲的年輕人,還有50多年要走。他們對香港的感受,是一個家,並非借來的地方。他們比上一代更在乎香港。
香港人很了不起
最後,香港人很了不起的。有人覺得香港八十至九十年代是黃金時代,我很幸運經歷過雨傘運動和反修例運動,從未見過香港人如此團結,如此珍惜這個地方。我對「自由之夏」運動短期內沒有好結果,如果長遠地看,經歷社會和文化的轉變。
香港怎樣走下去,視乎大家的付出。現在看似很差的時代,其實現在很好,不再以賺錢為上,實現更高更遠的人生價值。
!doctype>